《讀者》2011年第23期·人物·人物·大青衣林青霞(作者:李宗陶).docVIP

《讀者》2011年第23期·人物·人物·大青衣林青霞(作者:李宗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讀者》2011年第23期·人物·人物·大青衣林青霞(作者:李宗陶)

《读者》2011年第23期 人  物 人  物 大青衣林青霞 李宗陶 西皮流水,有板无眼,袅袅娜娜走出个青衫凤眼的女子。唱几句,念韵白,莲步轻移;甩一甩水袖,背转身去,留一地清韵给看客。这是青衣,正旦。 某导演拍戏,欲觅女主角,叹:“如今找不到林青霞那种大青衣了。” 刘德华受访,被问何谓美丽,答:“林青霞。” 几十年不断推出清纯玉女的琼瑶说:“没有遇到过第二个可以和青霞媲美的女子。” 马家辉讲过这样的意思:脸上刚柔并济、阴阳相携、女生男相的多半是美女。林青霞初入影坛时,有人建议她将那两道浓眉剃掉,或者修成当时流行的细款,她不肯。 她的眉眼是战争,她的笑靥是战后的和平,她的丝丝秀发是诗行。 她的清妍昳丽,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会险象环生:那份容貌,那份青春,足够折戗她。然而没有。 因为她是青衣,正旦。 被选做《窗外》女主角 林青霞从影22年,拍了100部电影。在最初的7年里,她完成了其中的55部——相当一部分是根据琼瑶的小说改编的文艺片,而她是其中清纯飘逸的女主角。 处女作是1972年夏天的《窗外》,当时她还不满18周岁,母亲代她签下了人生第一份电影合约。这个当时不足50公斤的清瘦女孩从此另起一行,翻开人生的一大篇章。 她的起点是高的,没有跑过龙套,没有在底层苦苦打拼的经历,因而,她离演艺圈的烟火气较远,可以“不染”。这一方面拜上天所赐,另一方面归功于她的家教,以及秉性中的谦卑、朴素、不张扬。 因为版权问题,《窗外》一直没有在台湾公映,她却暗自庆幸,因为里面有一些感情戏,她觉得让熟人看到,难为情。早年面对男生的追求,林青霞说:“要交朋友,我至少得认识他3年。”她至今不喜应酬,怕见生人。 她不贪。最初跟同学一起去试镜,只是想着“演同学甲”,得知被选做女主角,她的反应是“怎么可能”。 她在30岁之后学习不嗔。不过,她早年的郁郁大抵是向内的,是少女憋着自家,对着地面看泪珠落下的“淡淡忧伤”。 这样一个人,一步跨进光芒与阴暗并存的电影圏,是电影的幸事,对当事人而言也是一种历练与修行。 在片场靠着墙就睡着了 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文艺片是“二林二秦”的世界,无论怎样排列组合,只要有“林”有“秦”,票房一定有保证。这些片子的社会价值,恐怕就是人们一次次陪着男女主人公品味爱情之纯美、之折磨、之凄婉、之大结局的旅行。 70年代的台湾正值戒严期,民风淳朴保守,电影审查尺度也紧,文艺片最安全。于是电影业像是一台复印机,加班加点生产唯美爱情片——情节大同小异,制作近乎粗糙,连化妆师都省了。林青霞回顾道:“很容易拍,不用搭景,不需造型,阳明山的别墅我们都拍遍了。服装自己带,导演前一天告诉你带几件衣服,你回家就自己配,化妆、梳头也可自己搞定。一部戏30个工作日,两个月内就可拍完。” 最忙的时候,林青霞同时应付6部戏,两周没上过床,有一次在片场靠着墙就睡着了。 在这个阶段,她的主要收获是“不快乐”。有一天,站在镜子前面,她看到一张陌生的脸。“我是谁?”“我喜欢什么?”“我不喜欢什么?”“我为什么不快乐?”她答不出来。 长期过着日夜颠倒睡眠不足的日子,加上得失心重,在巨大的压力下,1979年冬天,林青霞离开了复杂的电影圈,到美国进修。与其说是进修,不如说是疗伤。“复杂”二字背后,是当年黑社会涉足台湾电影业、强迫艺人拍片的艰险。 林青霞在美国“透气”15个月,1981年夏天回到台湾,她发现电影圈已经改天换地:文艺片不再受欢迎,喜剧片大行其道;英俊小生不如从前吃香,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喜剧演员、功夫演员和搞笑明星;女主角们也纷纷凛着一张粉脸,施展起拳脚来。 林青霞很委屈:“我这个素来演爱情文艺大悲剧的演员,竟然也要戴起眼罩扮独眼龙,穿着高筒靴,拿着长枪,一脸冷漠,学人家打打杀杀的。” 从1981年到1984年,林青霞拍了14部戏,除了一部琼瑶的文艺爱情片,其余13部都跟“情报”“刀剑”“警匪”“枪战”有关。 这些戏看起来热闹,拍起来实在有些凄凉。半夜三更在山顶演戏,被大雨浇得瑟瑟发抖;荒郊野外,在休息车里迷迷糊糊醒来,只见窗外烟雾迷蒙,满眼武师跑来跑去,只有她孤零零一个女子。想着一会儿要去跟他们厮杀,林青霞心里有说不出的悲戚。一次,她将一个武打镜头的拍摄过程告诉一位记者朋友,对方哭了。 在徐克夫人施南生的心里,林青霞“甚至有些老实”——她骨子里是那种想着存点钱,跟爱人一道过安稳日子的女子。 徐克能带出许多我不自知的特质 一个好演员犹如一把好琴,遇到高明的琴师,方能奏出好音色。林青霞在表演上的突破,也印证了港台电影进步的轨迹。 徐克导演的《蜀山》让林青霞跟香港结缘,林岭东导演的《君子好逑》让她在香港落脚。1984年以后,林青霞在香港的片约一部接一部。 因为台湾的人情和“江湖”,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林青霞接了许多不想接的戏。到香港后则不同,这座信息发达、电影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