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消化道大出血卫生室急救处理规范
上消化道大出血卫生室急救处理规范
【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是指以上消化道部位在短期内失血量超出1000ml或者自身循血量2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情严重者,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
【临床特点】
主要临床表现
呕血及黑便: 呕血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这是血液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黑便呈柏油样,粘稠而发亮,系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
周围循环衰竭:一般表现为头昏、心悸、乏力,突然起立可 产生晕厥、口渴、肢体冷感、心率加快、血压偏低等。严重者呈休克状态。
血象变化:血象检查不能作为早期诊断和病情观察的依据,一般需经3-4小时以上才出现贫血,其程度取决于失血量、出血后液体平衡状况以及出血前有无贫血等因素相关。上消化道大出血2-5小时,白细胞计数升达10-20×109,血止后2-3天才恢复正常。
发热: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出现低热,但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天降至正常。
氮质血症: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24-48小时可达高峰,大多数不超出6.7mmol/L,3-4天降至正常。
失血量的估计
隐血实验阳性:>5-10ml;黑便:>50-100ml;呕血:>250-300ml;引起全身症状(如头昏、心悸、乏力等):>400-500ml;周围循环衰竭:>1000ml
判断活动性出血指针:
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加,粪质稀薄,甚至呕血转为鲜红、黑便变成暗红色,伴有肠鸣音亢进;
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液输血而未见明显改善,或虽短暂好转而又恶化,经快速补液输血中心静脉压仍有波动,稍稳定又再下降;
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学习吧比容继续下降,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
在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血尿素氮持续或再次增高;
胃管抽出物有较多新鲜血。
【急救措施】
迅速补充血容量
尽快用大号针头建立一条或几条静脉通路进行补液输液开始宜快,可先输平衡液、林格氏液或葡萄糖盐水,尽快把收缩压升高至10.67 kPa~12kPa(80 mmHg~90mmHg)水平,血压稳定后则减慢输液速度
紧急输血指针
患者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
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较基础血压下降25%);
急性出血者血红蛋白<70g/L,或血细胞比容低于25%。
止血措施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药物止血:血管加压素0.2U/min静脉持续静滴,可逐渐增加剂量至0.4U/min。生长抑素(14肽)首剂250μg静脉缓注,继以250μg/h持续静脉滴注。
奥曲肽(8肽)首剂100ug静脉缓注,继以25-50μg/h持续静脉滴注。
气囊压迫止血:胃囊(囊内压50-70mmHg),食管囊(35-45mmHg)。持续时间不超过24小时,12小时放气一次。
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抑制胃酸分泌药: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雷尼替丁 50mg 静滴 Q6h;法莫替丁 20mg Q12h;奥美拉唑 40mg Q12h。
(内镜下止血治疗及手术治疗)
灌注去甲肾上腺素 冷生理盐水100ml~200ml+去甲肾上腺素8mg,经胃管灌注或口服,每0.5~1h灌注一次,必要时可重复3~4次。应激性溃疡或出血性胃炎避免使用。下消化道出血时,亦可用该液反覆灌肠3~4次止血。
【转院标准】
上消化道大出血延误转诊会给病人造成致命性的影响,此类病人应按上述方法积极抢救治疗保证生命体征安全的同时,快速转运???就近的有能力救治的医院。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抢救流程图】
建立静脉通道,输液,补充血容量
判断出血原因及部位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药物止血,口服去加肾上腺盐水或凝血酶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的同时,转上级医院
吸氧,监测生命体征
药物止血或气囊压迫止血
湖南省人们医院消化内科-彭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