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pdf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

林 业 科 学 研 究 2004, 17( 2) : 192~ 198 Forest Research 文章编号: 1001- 1498( 2004) 02- 0192- 07 木荷苗木性状的种源变异和地理模式* 张 萍1, 金国庆1, 周志春1* * , 余 琳2, 范辉华3 ( 1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浙江 富阳 311400; 21 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 浙江 淳安 311700; 31 福建省建瓯市林业科技推广中心, 福建 建瓯 353100) 摘要: 利用来自 7 省区 36 个木荷种源在浙江淳安和 福建建 瓯两试验 点的苗 期测定 材料, 研究其 苗木 生长、根系特征和叶片形态等 12 个性状的种源差异及其 地理变 异模式。方 差分析 结果显 示, 除 主根 长、侧根长和叶片颜色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外, 其它性状的种源效应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种源 苗木性状与产地地 理气候因子的相关分析发现, 苗高、叶片特征( 叶片数、叶片宽、叶片厚) 及秋末嫩叶 颜色等呈典型的纬向变异模 式, 产地温度则是造成 这种纬向变 异模式的 主要环境作 用因子。与 北部 种源比较, 南部种源生长快, 叶片数量多, 但叶 片较薄 较窄, 其秋末 嫩叶 颜色变 化对 寒冷信 号反 应敏 感。影响木荷种子性状表型 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产地的年 降水量。以苗高 为标准, 分别在 两地点 初选 出优良种源 10 个, 它们多来自 25b N 左右的木荷自然分布区。 关键词: 木荷; 种源试验; 苗期性状; 地 理变异; 种源选择 中图分类号: S722 文献 标识码: A 木荷( Schima superba Garnd1 et Champ1) 属山茶科( Theaceac) 木荷属( Schima Reinw. ) 常绿大 乔木, 为我国东部湿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重要成分之一。木荷乃木荷属植物中分布最广的一 种, 其自然分布范围大致在 31b N 以南, 105b E 以东的广大地区, 在浙江、江西、安徽南部、福建 西北部、湖南、两广北部、贵州东部及四川东南部都有其分布[ 1] 。木荷树干端直, 生长迅速, 对 土壤条件要求不严, 耐旱力强, 少病虫害。其木材坚实致密, 结构均匀, 力学性质良好, 为建筑、 器材、国防等特种用材。由于树冠浓密、叶片厚革质、含水量大、含油脂少、燃点较高、萌芽力 强, 木荷还是最著名的生物防火和生态树种[ 2, 3] 。 木荷多年来一直是南方各省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关于已有木荷的研究报道多侧重于群 落生态[ 4, 5] 、造林技术[ 6] 、防火机理[ 2, 3] 等方面, 很少涉及其遗传改良。针对用材和生物防火为 目标的木荷育种, 仅见沈国华等对福建尤溪和江苏吴县两个 种源苗期生长规律的比较性研 究[ 7] 。为此, 2001 年中国林科院亚林所联合安徽、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科研和 生产单位共采集了 36 个木荷种源的种子, 开展多点种源区域试验。本文利用浙江淳安和福建 建 瓯两地点的苗期观测材料, 以揭示木荷苗木生长、形态等性状的种源差异和地理模式, 并依 据苗木生长量初选一批优良种源供生产应用。 收稿日期: 2003-05-19 基金项目: 浙江省科技厅/ 十五0 攻关重点项目/ 林种树种结构调整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0 ( 011102166) 作者简介: 张萍( 1975 ) ) , 女, 四川隆昌县人, 硕士研究生. * 参加研究的还有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余胜生, 淳安县赋溪林 场王月生, 福建省建 瓯市林业 科技推广中 心马丽珍 等, 致此谢忱! 同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