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地震”远未结束写在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的论文.docVIP

心灵的“地震”远未结束写在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的论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灵的“地震”远未结束写在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的论文 心灵的地震远未结束写在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  一位妈妈的愧疚   一年前的那天,在距离震中数百公里的东京,我也感受到了那种地动山摇般的剧烈摇晃。   虽然与东北灾区相比,东京的震感简直算是小巫见论文联盟大巫,但还是让人感到非常恐怖。电视上不断传来灾区的悲惨画面,那一晚,在地震和海啸的余恐中,我失眠了。   年幼的女儿才刚满6个月,那以后的每个晚上,为了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余震,临睡前我都会将一个妈咪包放在枕边,除了手机和便携式照明灯,里面还装了奶粉、尿布、毛毯等婴儿用品。   灾区也有许多和我一样的母亲,她们为了自己的孩子又忍受了多少艰辛和担忧?一想到这,我的心便隐隐作痛。   那之后,强烈的余震时有发生。偶尔,我也会带着家人去神奈川的老家住上几天。   老家的房子距离海边只有大约十分钟步行的路程。如果那里再发生一次大地震,再掀起一波海啸,我们将注定无力回天。伴随着这种惊恐,接下来的两三个月我都没能睡个踏实觉。   随着福岛核电事故的报道逐渐明朗,我开始担心核辐射对孩子的影响,好一阵子不仅囤购了大量的矿泉水,也在买菜时开始关注蔬菜的产地。   灾区的人们是怎样地举步维艰,而毫发未损的我们却还对生活这般地斤斤计较,虽然内心深感愧疚,但一想到身边尚有这么年幼的孩子,却再也无法阻挡自私的蔓延。      谁来安抚我们的心灵   一年过后,当时留下的恐怖记忆和惊慌心情不仅没能从脑海里抹除,反而更加挥之不去。.cOm新年伊始,我便在东京遭遇了一次震感明显的地震。   进入三月,随着一周年的临近,有关介绍灾区重建情况及预测首都圈地区发生直下型地震概率的电视节目变得越发密集。然而,若有若无的灾难面前,究竟需要准备些什么?   矿泉水、干粮、便携式照明灯还有简易厕所必要的装备多得数不胜数,究竟备齐多少才算合适,我却对此一筹莫展。总不至于毫无章法地乱买一气吧。   商场和网上摆出了各种各样的应灾产品,哪一件看着都像是不可或缺。   买,还是不买,这样的举棋不定恐怕每个日本人都曾经历过。除了物质上的准备,有一样东西却是真的必不可少。那,就是心理。然而,纵然被人反复提醒该来的总会到来,却仍然无法做到平静地去面对。   虽说距离灾难已过一年之久,但心里的地震却远没有结束。每天直播的国会辩论,不是执政党内部自相厮斗,就是在野党吹毛求疵,不厌其烦。   虽然政府有许多迫不及待的事要做,但老百姓唯独对灾区重建工作迟迟未能展开而怨声载道。虽然一些政客的解释让人无法满意,但他们背后,却有许多人为了灾区的重建而每天奔走努力。   坦白地说,政府也在为此辛苦地工作着,但面对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灾难留下的巨大后遗症,即便再努力地解决眼前的问题,亦总有意想不到的新问题接踵而至,到处都是这种力不从心的无助感。   过去,总谈战后;如今,却开始讲灾后。然而在许多人眼里,现在却仍处于灾中。   不仅重建尚未成功,而且除东北地区余震时有发生外,据说未来几年,在关东、东海及东南沿海等广大地区极有可能发生更大规模地震。照此说法,灾难真的还在继续,一切都远未结束。   受此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社会形态也都变得更加矛盾和复杂。   全社会都在呼吁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让日本众志成城度过危机的舆论,但是,却没有一个地方政府愿意帮助灾区处理灾后留下的建筑垃圾,甚至有的还会公然表示抵制。明明只会假装慈悲,却还口是心非地歌颂着所谓的感情纽带。类似这种睁眼说瞎话的闹剧,生活中到处都在上演。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借纽带之名掩饰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狡猾的种子也曾种植于我和其他许多人的心里。      日本年轻人觉醒   倒是日本的年轻人,却以志愿者的身份实实在在地为灾区做着贡献。也许是现实社会的价值缺失反而激发了他们的觉醒。过去,大学生都渴望毕业后能去东京电力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上班,或者当一名公务员。但这股潮流却随着地震的余波逐渐退去。   现在的年轻人不仅会以颠覆传统的价值观去判断招聘单位,而且对就业本身也有了新的定义。他们希望在这个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也让我想起了中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的许多80后也自发赶往灾区开展志愿工作,让外界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   日本的年轻人也曾因为任性自私、缺乏霸气而让整个社会怒其不争。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任何年代的年轻人在某一时期都难???避免的缺点。但是一旦到了抗震救灾这样的非常时期,他们每个人都会明确责任,甚至还叫上朋友,一同奉献自己的能量。这也是日本在大灾大难过后收获的最大欣慰。   有这样一个故事。岩手县的大槌町是一个以水产加工为支柱产业的东北小镇,也是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比较严重的地方之一。震后,当地百姓为了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