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doc
明中叶吴中“古文辞”运动简论的论文
明中叶,吴中地区兴起了“古文辞”运动。吴中文人力倡“古文辞”,推崇“古文”,学习对象几乎囊括了以前所有朝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以“古文辞”为号召的这场运动一时席卷吴中,在此影响之下,吴中文人理论上强调古人作品的思想性、情感性、辞采性;创作上继承古文尤其是吴中文学传统,同时他们厚古而不薄今,行文中也使用口语、俗语,对大众文化表示认同。“古文辞”运动成为明代“复古”潮流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明中叶;吴中文人;古文辞
〔中图分类号〕 i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2689(2011)02-0118-06
明初洪武至成化百余年间,统治者在政治上一直采取高压政策,士风也由元末的刚健一度变得低迷,文学的正常发展被政治扭曲了。成化弘治年间,随着政治环境的松动,文人士大夫的主体精神开始复苏。弘治、正德、嘉靖年间,前七子的文学复古活动盛行,并在整个文坛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而这一时期在吴中地区也兴起了“古文辞”运动。
吴中地区兴起的古文辞运动,一度声势浩大,在当时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叶盛《录诸子论诗序文》称:“我朝诗道之昌,追复古昔,而闽、浙、吴中尤为极盛。”[1]稍于其后的王琦在《寓圃杂记》卷五“苏学之盛”称“吾苏学宫,制度宏壮,为天下第一。人材辈出,岁夺魁首,近来尤尚古文,非他郡可及。”[2] 袁表在《袁永之集序》中描述吴中地区在孝宗朝时的“力追古作”的文学创作情况:“吾郡则有南峰杨公、南濠都公、枝山祝公、迪功徐公、东桥顾公、六如唐公、林屋蔡公,较之他方作者多猗盛矣。.”[3]
文征明描述吴中地区兴起的古文辞运动:“顷者恭侍燕闲,获承绪论,领教实深。又承命献其所为文,窃念某自蚤岁即有志于是。侍先君宦游四方,既无师承,终鲜丽泽,伥伥数年,靡所成就。年十九还吴,得同志者数人,相与赋诗缀文。于时年盛气锐,不自量度,僴然欲追古人及之”,[4](581)文氏生于1470年,弘治二年(1489)其十九岁,这也就是说在弘治二年(1489),吴中地区的文人们开始由个人走向群体,开???群体性地专注于对古文辞的提倡。
廖可斌在他的《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一书中,将明代的复古运动大致划分了几个阶段,“其中从弘治六年到弘治十五年,是复古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酝酿期。”[5] (67)吴中地区的古文辞运动是弘治二年(1489)开始的,从时间上看,京师地区的以李梦阳为首的复古运动则稍后于此;就内容来说,吴中地区的古文辞运动与京师的复古运动都以向古人学习为落脚点,但又呈现出不尽相同的内涵与风貌。
一、“古文辞”定义
“明代复古运动,实质上就是一场力图恢复古典审美理想及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审美特征的文学运动。” [5](90)吴中文人力倡古文辞,强调学古,但他们的学古并不属于明代复古运动的大范畴,他们对古文辞的喜爱,强调的是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情感性、辞采性。他们推崇先秦至六朝至盛唐诗文,同时也推崇宋元人的优秀作品。
翻检吴中文人的文集,大略看一下他们所认同的古文辞的定义是什么。
文征明在《上守溪先生书》中说,“稍稍以其间隙讽读左氏、史记、两汉书及古今人文集,若有所得,亦时时窃为古文词。”[4] (581)可见,在文征明眼中,古文辞主要指左氏、史记、两汉书一类先秦两汉之文,即秦汉散文。
桑悦在《唐诗分韵精选后序》中说,“诗犹海也,三百篇为其蓬岛,汉、魏、晋为其弱流,而唐则犹其中之亶夷诸洲。学操舟之士至海门而震叠,苟望洲之畔岸,心意俱饱,复何有希翼者乎?吕侯之选此诗,盖剪其荆棘去其旁歧,诱人至止是洲,而予申以是言,又欲过此而往,直溯弱流而至蓬岛也。况我朝治隆唐、虞,尚何古之不可复哉!”[6]可见桑悦认可的“古”是先秦、汉、魏、晋、唐时期。
吴宽在《旧文稿序》中称自己不喜时文,“幸先君好购书,始得《文选》,读之,知古人乃自有文,及读《史记》《汉书》与唐宋诸家集,益知古文乃自有人,意颇属之。”[7]他所说的古文指的是先秦两汉之文乃至唐宋之文。
朱存理在给史鉴的一封信中谈及双方喜爱的文集时说,“所谕中散集曾于友人家借阅,不及抄本。今奉去《宣城集》、《玉山名胜集》计二册以塞来命。”[8]可见二人喜欢的是嵇康、谢眺、顾瑛的作品,从时代概念上看,他们喜爱的古人是魏晋、南北
朝、元代的,这就不仅仅是先秦两汉之文,而且包括了魏晋六朝、元代的文学。
可见,吴中文人们所谈的古文辞的概念十分宽泛,可以说从先秦至元(即明以前)的优秀文学作品都被他们归入了古文辞的范围。
二、 “古文辞”运动对文学本质的认识
吴中文人们力倡古文辞,强调学古。他们对“古文辞”的认同基于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发作用的认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比较级和最高级》课件.pptx VIP
- 13、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3-2007.doc VIP
- 微信公众号外包方案.docx VIP
- 2008年修电脑1400张照片连接.docx VIP
- 抽水试验报告-1.docx
- 可行性研究报告财务分析自动计算电子表格资料.xls VIP
- 方正证券-电子行业深度报告:光刻胶研究框架2.0,详解上游单体、树脂、光酸、光引发剂-220125.pdf VIP
- 2025年中国康复医疗产业市场前景分析与投资建议报告.docx
- 奶牛养殖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可行性实施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共青团入团团员必知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