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田雁宁为例
DOI:10.19290/ki.51-1076/i.2016.04.014 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4 14:39:44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1.1076.I1439.028.html文学川军专论·当代文坛· 2 0 1 6 . 4
符 号 修 辞 四 体 演 进 视 野 下 的
“大 巴 山 作 家 群 ”
———以田雁宁为例
任伟
摘 要:本文以符号修辞四体演进理论研究“大巴山作家群”代表作家田雁宁文学创作的发展演变
历程。参照这一理论,田雁宁迄今为止的创作可以划分为隐喻、转喻、提喻、反讽四个时期。通过各个
时期的梳理分析,客观反映田雁宁三十多年的创作演变,总结其中的经验与遗憾,希望对后来者有所
启发。
关键词:符号修辞;四体演进;“大巴山作家群”;田雁宁
区的作家。尽管在莫言、王蒙、贾平凹们的光芒下,这些新
一 大巴山作家群 星稍显黯淡,但邹亮慧眼识珠,秦川(多届中国戏剧奖小戏
“大巴山作家群”这一称谓的酝酿始于 1985 年。当时, 小品奖得主)、罗伟章(2006 年《人民文学》优秀中篇小说奖
评论家张炯在《文学评论》编辑部举办的昌平进修班上指 获得者)相继在这里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贺享雍笔耕不
出,四川达县地区已经形成了集团冲锋态势的作家群,这种 辍、著述颇丰;宋小武不仅自己宝刀未老,还提携后辈,培养
作家群在全国屈指可数。① 同年 8 月 26 日至 31 日,四川省 出了贾飞这样颇具潜质的新秀。对他们来说,大巴山是正
作家协会邀请京津沪作家、编辑、评论家,组织了“达县地区 在开掘的文学宝藏。当然,他们同时要面对的,可能多少还
青年作者小说创作座谈会”,着重对谭力、田雁宁等四位青 有清贫寂寞。广义的“大巴山作家群”,更多的是一种精神
年作者的作品展开讨论。与会者认为,达县地区的青年作 力量、一条联系纽带。以田雁宁、谭力为首,代表着一段辉
者群是较为引人瞩目的一个“方面军”。② 这次会议事实上 煌的历史和挥之不去的情结。他们在大巴山生活和工作
再度肯定了“大巴山作家群”这一现象和实体的存在。评 过,为了追寻各自的梦想,他们从这里起航,奔赴成都、北京
论文章中首先正式使用“大巴山作家群”的,目前可以查证 ……田雁宁佳作频出,通俗文学、严肃文学、影视文学都有
的是李明泉和庞清明。两位学者在 1990 年对其进行过较 斩获;谭力将国内所有电视剧专业大奖收入囊中;③ 张建华
为系统的梳理,简要回顾了 1980 年代“大巴山作家群”取得 豪情满怀,开启自己的文化之旅,书写着金手指的盛世华
的文学实绩,并对主要作家作品进行了点评。由此可见,最 章。④ 大巴山是他们梦开始的地方。于他们而言,大巴山是
初“大巴山作家群”是指 1980 年代初开始在中国文坛崭露 一段抹不去的回忆和精神上的家园。
头角的特定文学创作人群。以田雁宁、谭力、张建华等为代 狭义的“大巴山作家群”已有学者进行过专题研究。⑤
表的这批作家有文坛公认的优秀作品,在当时构成了新时 本文拟选取在大巴山成名、走出大巴山的作家作为研究对
期文学史上的一道奇特景观。 象,试图通过分析其各时期创作的变化,窥视其中的规律。
时移势易,随着岁月的变迁,“大巴山作家群”的部分 但作家间存在较大差异,兼顾所有作家恐失于庞杂,难见其
作家走出了大巴山,或驰骋文坛,或跻身仕途,或泛舟商海。 中规律,故以选取代表性作家为宜。早期在大巴山地区成
由此形成了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的“大巴山作家群”:狭义 名而又走出大巴山的作家主要有田雁宁、谭力、张建华等,
的“大巴山作家群”指主要活跃在大巴山地区的以宋小武、 而本文将重点放在田雁宁,兼及谭力,略谈张建华。原因有
贺享雍等为代表的本土作家;而广义的“大巴山作家群”除 二:其一,田雁宁、谭力长期合作,且以小说创作和影视剧本
了上述作家,还包括在大巴山地区成名继而走出大巴山、在 为主,而张建华以抒情诗著称。进一步讨论可能涉及题材,
全国范围赢得声誉的作家们,主要以田雁宁、谭力等为代 而题材在小说文学和影视文学中差别更为明显;其二,1990
表。狭义的“大巴山作家群”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实体存在, 年代开始,张建华就涉足商业,之后更将重心放在文化产业
主要是达州市创作办公室、达州市作协联系的活跃在该地 上。因为其改弦易张、偏离文学创作,不能充分体现“大巴
7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nstructorHsin-HsinCindyLee,PhDBusinessEnglish.ppt
- JS020000WS-QT-0003-001护士执业首次注册(初审)(.doc
- JayChou(January197918-ChineseTaiwanmandarinpop.ppt
- IraqStatus.ppt
- JointPublicMeetingElectricitySystemReliability.ppt
- KleinGordon场.PDF
- LawEthicsandMorality.ppt
- JR东日本集团关于推动外国旅客访日的相关策略.PDF
- Lesson18Grammar.doc
- Lesson5Visitingfriends.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