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择修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虞美人”精品演示课件.pptVIP

高中语文选择修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虞美人”精品演示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选择修读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观赏“虞美人”精品演示课件

岳云中学精品课件;  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徐州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于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称南唐后主。李煜性格软弱,迫于形势,对宋称臣纳贡,苟且求安,并借佛教安慰精神。;  李煜政治无能,文艺上却对史诗文无所不通,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妙解音律,尤工于词,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也是整个词史上一流的大家。 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李煜的前半生,作为南唐的国君,生活相当豪华奢侈,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亡国后,孤寂悲凉的处境,使他的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南唐灭。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两年后,他41岁生日时(七夕之夜)作《虞美人》词,并令歌伎演唱,此曲触怒了宋太宗,不久,李煜饮所赐牵机药酒被毒死,该词成了后主的绝笔之作。;做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 李 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花秋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景色,本应该引起人们的欢乐,而对于亡国之君李煜,却偏偏勾起他伤心的回忆。因为他昔日的生活,大都同春花秋月联系在一起。现在春花秋月年年相似,而往日的欢乐却一去不返。所以首句便发出哀怨的感叹。“何时了”的“了”是了结的意思,他埋怨春花秋月为什么一再到来,致使他回忆起如烟往事,备感辛酸。奇语劈空而下,问得很奇,却又在情理之中 。;“往事知多少”的“往事”指什么呢?; 囚居的小楼昨夜又吹来了东风,预示着又一个难熬的春天到了。举头仰望明月,不由得思恋起故国。一样的东风,一样的明月,不一样的境遇。故国已经不在了,皇帝的身份也已经不在了。故国凝聚了自己人生的荣耀和梦幻,如今“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李煜《子夜歌》),“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回首故国,只有伤痛和悲哀。;“又”字表现了什么意味?;为什么词中两次提到“月”这个意象? 联系我们读过的诗歌,“月亮”这个意象有什么特殊涵义吗?; “雕栏”,雕花的栏杆。“玉砌”,如玉的石阶。“朱颜”,红润的脸色,指往日萦绕在身边的宫女们。这些才是最使他不堪忍受的。他暗自思忖,往日生活于其中的,那富丽堂的宫殿,想来应该依然存在吧,所不同的是现在已物是人非,宫殿依旧,而他已从一国之君变成形容枯槁的阶下囚了。 ; 诗人自设问答,你到底有多少愁绪呢?就像那一江春水,汩汩流淌,波涛汹涌,连绵不尽。这一江愁绪像是李煜的心中流淌着的血和泪。; 李煜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大悲哀,故语出自然,境界深邃,感人至深。王国维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人间词话》)李后主所抒发的愁绪已经超越了一个亡国之君的个人感受,他以天真、直率、真切、自然的态度抒写心中悲情,写出了人类共通的感受。这首词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率真自然,颇为感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