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纵断面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纵断面设计)

设计任务:1.纵断面设计,2.拉坡设计 设计成果:1.纵断面设计图,2.竖曲线表 ;2.2.1 概 述 定义:沿着道路中线竖向剖面的展开图即为路线纵断面。 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路线线位高度及坡度变化情况的过程。纵断面线形应根据道路的性质、任务、等级、地物、地质、水文等因素,考虑路基稳定能够、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对纵坡的大小、长短、前后纵坡情况、竖曲线半径大小以及与平面线形的组合关系等进行组合设计。 任务:研究纵断面线形的几何构成及其大小与长度。 依据: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地面线:它是根据中线上各桩号点的高程而点绘的一条不规则的折线; 设计线:路线上各点路基设计高程的连续。;2.2.2 纵坡及坡长设计;4.一般情况下山岭重丘区纵坡设计应考虑填挖平衡,尽量使挖方运作就近路段填方,以减少借方和废方,降低造价和节省用地。——即纵向填挖平衡设计。 5.平原微丘区地下水埋深较浅,或池塘、湖泊分布较广,纵坡除应满足最小纵坡要求外,还应满足最小填土高度要求,保证路基稳定。 6.对连接段纵坡,如大、中桥引道及隧道两端接线等,纵坡应和缓、避免产生突变。交叉处前后的纵坡应平缓一些, 7.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充分考虑通道、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 ;二、最大纵坡;1. 设计速度为120km/h、l00km/h、80km/h的高速公路受地形条件或其他特殊情况限制时,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2. 公路改建中,设计速度为40km/h、30km/h、20km/h的利用原有公路的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最大纵坡值可增加1%。 3.四级公路位于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的路段,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1.高原为什么纵坡要折减? 在高海拔地区,困空气密度下降而使汽车发动机的功率、汽车的驱动力以及空气阻力降低,导致汽车的爬坡能力下降。另外,汽车水箱中的水易于沸腾而破坏冷却系统。 2.《规范》规定:位于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应按表5-9的规定予以折减。折减后若小于4%,则仍采用4%。;四、理想的最大纵坡;最小纵坡:各级公路在特殊情况下容许使用的最小坡度值。 最小纵坡值:0.3%,一般情况下0.5%为宜。 当必须设计平坡(0%)或小于0.3%的纵坡时,边沟应作纵向排水设计。 干旱少雨地区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 内容:主要是针对较陡纵坡的最大长度和一般纵坡的最小长度加以限制。 最小坡长限制:任何路段 最大坡长:陡坡路段 1.最短坡长限制 《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短坡长不应小于2.5Vm。 城市道路最小坡长按表5-5~5-6选用。 ;《标准》规定各级公路最大坡长限制。 ; 城市道路最大坡长按下表选用。 ;七、缓和坡段;八、平均纵坡;1.定义:合成坡度是指由路线纵坡与弯道超高横坡或路拱横坡组合而成的坡度,其方向即流水线方向。 合成坡度的计算公式为:; (1)最大允许合成坡度值: ;当陡坡与小半径平曲线重合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以采用较小的合成坡度为宜。 特别是下述情况,其合成坡度必须小于8%。 ①在冬季路面有积雪结冰的地区; ②自然横坡较陡峻的傍山路段; ③非汽车交通比率高的路段。;2.2.3 竖曲线设计;2.竖曲线的作用:;一、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2.竖曲线诸要素计算公式;式中:x——竖曲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始点或终点的水平距离, y——竖曲线上任意点到切线的纵距,即竖曲线上任意点与坡线的高差。 ; (一)竖曲线设计限制因素 1.缓和冲击 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其离心加速度为: ; 2.时间行程不过短 最短应满足3s行程。;(二)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视距长度: ;2.当LST: ;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 :;设置凹竖曲线的主要目的是缓和行车时的离心力,确定凹竖曲线半径时,应以离心加速度为控制指标 。 ;(三)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四)现行规范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三、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变坡角ω= i2- i1 曲线长:L=Rω 切线长:T=L/2= Rω/2 外 距: ;HT; 平坡,y=0。 x——竖曲线上任一点离开起(终)点距离; ;[例4-1]:某山岭区一般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00,高程H1=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R=2000m。 试计算竖曲线诸要

文档评论(0)

ajiangyoulin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