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 代 隧 道 技 术
锚桩在隧道洞身段穿过泥石流堆积体中控制变形的应用技术
MODERNTUNNELLINGTECHNOLOGY
文章编号:1009-6582(2016)03-0189-06 DOI: 10.13807/ki.mtt.2016.03.028
锚桩在隧道洞身段穿过泥石流堆积体中
控制变形的应用技术
万永昌
(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广州510405)
摘 要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红桥关隧道进口D2K253+935~D1K255+040段穿越泥石流堆积体,施工中遇到
了支护体系变形等问题。文章分析了支护体系破坏机理和特征,提出了采用“锚桩”结构等施工控制措施。工程实
践表明,“锚桩”结构可以增强初期支护体系的纵向刚度和承载能力,有效控制初期支护体系的整体沉降和变形,确
保隧道施工安全和提高隧道施工掘进效率。
关键词 隧道 泥石流堆积体 支护变形 锚桩结构
+
中图分类号:U455.71 文献标识码:A
1 概 况
新建成都至兰州铁路红桥关隧道位于四川省阿
坝州松潘县川主寺镇境内,地面高程2950~3510
m。隧址区地质具有“四极三高”的显著特点:地形
切割极为强烈、构造条件极为复杂活跃、岩性条件极
为软弱破碎、地震效应极为显著;具有高地应力、高
地震烈度、高地质灾害风险。隧址区位于黄龙国家
级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范围内,地处岷江上游,生态 图1 红桥关隧道穿过泥石流堆积体
脆弱,环保要求极高。 Fig.1 TheHongqiaoguantunnelpassingthroughadebris
红桥关隧道起讫里程D2K253+710~D1K256+ flowfan
890,全长3169.33m,为双线铁路隧道。
红桥关隧道进口D2K253+935~D1K255+040段 红桥关隧道穿过泥石流堆积体段采用三台阶法
埋深6~35m,地表地形左高右低,有两条泥石流冲 开挖,预留变形量30cm;隧道开挖断面面积132~
沟交汇于此,如图1所示。隧道洞身段穿越泥石流 142m ,最大开挖高度12.8m,最大开挖宽度15.3m;初2
堆积体上部,从其后缘通过,泥石流扇体长约1200 期支护全环采用HW175型钢钢架,钢架间距80cm;喷
m,宽约700m,堆积体厚度10~50m。该泥石流堆积 射混凝土为C30耐腐蚀混凝土,拱墙厚度27cm(实
体物质组成成分为碎块石夹土,主要岩性为炭质板 际喷层厚度平均为35cm),仰拱厚度25cm;系统锚
岩夹砂岩,钙质胶结为主,开挖时自稳性较好,但遇 杆采用长4 m、ϕ28 自进式锚杆,间距1.2m×1.0 m
水即软化,且抗风化能力较弱。 (环×纵)。
修改稿返回日期:2015-10-20
作者简介:万永昌(1983-),男,工程师,从事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工作,E-mail:372794256@.
第53卷第3期(总第368期)2016年6月出版 189
Vol.53,No.3,Total.No.368 Jun.2016
现 代 隧 道 技 术
MODERNTUNNELLINGTECHNOLOGY 锚桩在隧道洞身段穿过泥石流堆积体中控制变形的应用技术
2 初期支护体系的变形破坏及特性 形主要表现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