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遗传与发育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2章遗传与发育选编

第十二章 遗传与发育;重 点;发育:高等生物从受精卵开始发育 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 新个体。 个体发育的特点:基因作用 形成个体的各种性状个体发育的方向和模式;第一节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作用;  细胞核和细胞质是细胞生存必不可少的两部分,个体发育缺一不可。   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由基因型(包括核基因和质基因)所预定的各种基因表达过程,包括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作出反应。;一、细胞质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动、植物卵细胞是单细胞 细胞质内除细胞器有分化外,还存在动物极、植物极、灰色新月体和黄色新月体等分化 发育成特定组织和器官。 ;受 精 卵 分 裂;① 海胆受精卵第一、二次分裂,顺着对称轴方向进行。 ② 如果将四个卵裂细胞分开 每一个卵裂细胞都能发育成小幼虫 各个卵裂细胞中细胞质相同。 ③ 第三次卵裂方向与对称轴垂直 分裂的8个卵裂细胞分开后,就不能发育成小幼虫。;在卵裂开始时,顺着赤道面把卵切成两半 使其一半含有动物极,一半含有植物极。 带核的动物极一半受精后 发育成空心而多纤毛的球状物。 带核的植物极一半受精后 发育成较复杂但不完整胚胎。 两者都不能正常发育而夭折。; 植物的细胞质对于细胞分化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花粉粒的发育: 花粉母细胞形成四个小孢子 小孢子核经过第一次配子有丝分裂后形成二个子核 一个核移到细胞质稠密的一端 生殖核 + 另一个移到细胞另一端 营养核。;  如果小孢子发育不正常,核分裂面与正常分裂面垂直  两个子核处于同样的细胞质环境,则不能发生营养核和生殖核的分化,不能进行第二次孢子有丝分裂  不能发育为成熟的花粉粒。; 卵细胞的发育也是如此,远离珠孔一极的细胞质较多,靠近珠孔一极的细胞质较少。 大孢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大孢子中远离珠孔的一个子细胞能继续分裂和发育为胚囊,其余3个退化 说明细胞质的不同部分对卵细胞的分化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二、细胞核在细胞生长和分化中的作用:   伞藻(Acetabularia):大型单细胞海生绿藻,自顶部 到根部长约6~9cm 成熟时,顶部长出一个伞状的子实体 (fluiting body),子实体因物种不同而异。 细胞核在基部的假根内。 在欧洲,有一个种叫地中海伞藻(A. mediterranea, 子实体边缘为完整的圆形。 另一个种叫裂缘伞藻(A. crenulate), 子实体边缘裂成分瓣形。; 原因:控制子实体形态的物质是mRNA 它在核内形成后迅速向藻体上部移动 编码决定子实体形态的特殊 蛋白质合成。 试验肯定了核在伞藻个体发育中的主导作用。;三、细胞核和细胞质在个体发育中的相互依存: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细胞核起主导作用。  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 个体发育方向和模式 为蛋白质(包括酶)合成提供模板(mRNA) 各种RNA 控制细胞代谢方式和分化程序。  细胞质则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并为DNA复制、mRNA转录、tRNA或rRNA合成提供原料和能量。;* 如叶绿体形成受制于核基因,但叶绿体中RuBp羧化酶的生物合成 8个大亚基(由叶绿体基因组编码)+ 8个小亚基(由核基因组编码)。 * 细胞质物质能调节和制约核基因的活性 相同细胞核在不同细胞质的影响下产生细胞的分化。 其中细胞质不等分裂起着重要作用 控制细胞的分化。 海胆受精卵和植物小孢子分裂后的分化可以说明这一点。;四、环境条件的影响:  环境中很多生物及非生物因子 调控相关基因表达影响生物个体发育。 例如植物与病原菌之间的互作:  病原菌侵染植物 病菌释放的诱导子识别受抗病基因控制的受体 激活细胞产生NO、H2O2 植物产生过敏性反应,杀死病原菌 同时诱导植物防卫相关基因表达,如几丁质酶、葡聚糖酶等水解酶(降解真菌细胞壁) 或诱导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及其它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基因的表达(加强植物细胞壁),抵御病菌侵入。;  植物诱导抗性是外界因子对个体发育中基因表达调控的另一种形式。  在蚕豆感病品种上接种炭疽菌前 预先接种其它真菌,该感病品种可表现出抗炭疽病。  原因:真菌诱导出对炭疽菌的抗性 伴随着防卫相关基因的表达。  有些诱导可使植物产生系统抗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