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X射线物理学基础选编
*;*;*;*;本课程是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必修课。
以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无机及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晶体学、材料物理等课程为基础,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又为后续毕业设计、科学研究以及从事相关工作等打下基础。
材料分析方法是一门技术性实验方法课程,以分析仪器和实验技术为基础。;清楚明了方法原理,
弄懂记着基本概念;
知晓分清仪器装置,
着重熟悉关键部件;
理解方法理论用途。
多看(教材、仪器)
多想(内容多、抽象、跨度大)
多做(习题);了解材料的各种分析方法和应用范围;
2. 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原理和仪器的基本结构、样品制备及应用,掌握常见测试技术所获信息的解释和分析方法;
3. 具备根据测试、研究目的选择适宜分析方法的能力,能够分析一般的测试结果;具备继续学习掌握材料研究分析测试新方法的能力。 ;1. 仪??方法适用的范围,能提供的信息和解决的问题。
2. 实验方法:样品的要求与制备;实验条件的选定以及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3. 仪器和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
4. 看懂学会分析一般的测试结果。;四要素连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四面体(tetrahedron) ;组成:材料总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的单元组成,这些
单元就是材料的组成;
b) 结构:材料各组成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
(成分/组织)
四个层次:原子/分子结构、结合键、
原子的排列方式、组织
c)性能:材料的内部因素在一定外界因素作用下的综合反映;;2.1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2.1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n,0) zigzag;2.1 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显微化学成分
不同相的成分、基体与析出相的成分、偏析
晶体结构与晶体缺陷
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层错、位错
晶粒大小与形态
相的成分、结构、形态、含量及分布
界面
位向关系
夹杂物
内应力;(1)光学显微镜;(2)化学分析; (1) X-射线衍射(XRD,X-Ray Diffraction);P123表面活性剂辅助生长,100 ℃、12 h水热合成CePO4一维纳米结构材料的XRD图谱; (2) 电子显微镜(EM,Electron Microscope);JEM-2010 TEM;(a-f) TEM image of the produced Co-Ni@CNTs. (g) The carbon-focused HRTEM image of an individual Co-Ni@CNT.;TEM image of the materials obtained by freezing the synthesis system.
Inset: EDS spectrum of the materials.;(a) TEM image of Co-Ni alloy particles. Inset: SAED pattern of the right particle. (b) HRTEM image of a small Co-Ni alloy nanoparticle.
J. Phys. Chem. C, Vol. 112, No. 39, 2008 15249;扫描电子显微镜 ;举例(SEM);举例(SEM);举例(SEM);③EPMA;*;教材:《材料分析方法》,周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左演生、陈文哲、梁伟,北京工业出版社
2、《材料现代分析与测试技术》王晓春编,国防工业出版社;*;平时成绩:以上课回答问题、作业完成和出勤等情况为依据进行考查,平时成绩占30%。
考试:闭卷笔试,百分制记分。
在成绩评定中所占比例为:30%平时成绩 + 70%期末考试。;*;198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故又称伦琴射线。
威尔姆·康拉德·伦琴(德语:Wilhelm Conrad Roentgen,1845.3.27-1923.2.10);第一章 X射线物理学基础;1912年,德国物理学家劳厄等人发现X射线在晶体中的衍射现象,确证了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
从理论推导进入实际测量
1914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家。;1912年,英国物理学家Bragg
父子利用X射线衍射测定了NaCl
晶体的结构,从此开创了X射线
晶体结构分析的历史。
1915年布拉格父子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与X射线及晶体衍射有关的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 ;*;*;*;电磁波谱;*;(1)波动性;硬X射线:波长较短(0.01 nm~0.1 nm之间)的硬X射线能量较高,穿透性较强,适用于金属部件的无损探伤及金属物相分析。
软X射线:波长较长(0.1 nm以上)的软X射线能量较低,穿透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