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教程
;末 代 沙 皇 全 家 照;1.俄国(苏联)发展线索;列宁;一、列宁探索时期;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5.内 容 ;
材料一:……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我们取得了胜利……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
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
——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二: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列宁说: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列宁为什么说“我们犯了错误”???说明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什么问题?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标志
3.内容:
4.评价: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列宁)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标志
3.内容:
4.评价: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新经济政策与中国改革开放的比较;俄国革命经历了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经历了由“直接过渡”到“逐步过渡”的转变。概括指出这两次转变,并简要分析造成这两次转变的条件或原因。;;(2002上海16)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
( 2002上海23)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消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利影响
B.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C.加强无产阶级对经济的指导
D.平息工人罢工和农民暴动
;苏联成立;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个五年计划(成就及缺陷);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笑容的背后会是什么呢?
;《片面发展的经济》;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6.作用及评价:;斯大林模式的特征(经济方面);;“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中国有没有实行过“斯大林模式”,与“斯大林模式”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三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2)工业:扩大了地方权力,但企业并没有独立自主的地位。
3)政治方面: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活动;1、内容;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1、背景:;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赫鲁晓夫;④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模式,需要在实践中探索、改革,任何一种模式不能作为唯一模式,强行推行;项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1.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了全国财力、物力、人力,战胜了敌人,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作为应战解危的非常措施是成功的。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项发展生产力的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尝试是失败的。;1.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行了(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3.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
A.揭露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4.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共同点是( )
A.都从根本上突破了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B.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经济体制
C.都试图改革斯大林模式
D.都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解析: 本题学生易错选B项。错选原因在于对苏联改革的比较认识不全面。正确的理解应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都是企图改革斯大林模式,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只是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则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只不过偏离了社会主义道路。
答案: C;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二 斯大林模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高考病句六大类型辨析训练教程.doc
-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 第三章-1.ppt
- 2016高考生物试题汇编2:代谢专题教程.doc
- 跨国公司经营管理 第二章-1.ppt
- 车身制造总装生产线平衡改善.docx
- 红木家具及工艺品企业培训书.docx
- 2016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强化训练三结构课件教程.ppt
- 2016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教程.ppt
- 超越巅峰(课级管理干部)成长专题训练营.ppt
- 2016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教程.ppt
-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练案(一).doc
- 输血安全管理2013.03.23.ppt
- 2017优化方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1部分溯源追根,找方向教程.ppt
- 2017优化方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2部分专题2考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教程.ppt
- 2017优化方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4部分专题2真题呈现新闻阅读教程.ppt
- 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复习知识要点.doc
- 辊压机班组安全标准化.ppt
- 进入安全模.docx
- 2017优化方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人教版)课件:第3部分专题1考点4语言题和主旨题教程.ppt
- 2017全国卷高考文言文复习之内容综合教程.ppt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