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社会中的自我选编.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_社会中的自我选编

第二章 社会中的自我;;;焦点效应;焦点效应实验;2008年北京奥运会   笔者用Google搜索做了一个小小的即时统计。结果显示,搜索包含“北京奥运”字句的所有中文网页约有 341万项,而其中简体中文网页中,约有 311万项;搜索包含“北京奥运”字句的所有网页约有524万项,而中国的网页约有389万项;搜索包含“Beijing Olympic Games”的英文网页约有30.9万 项。这表明,相关的网络信息主要通过我国大陆的中文媒体进行传播,国外的英文媒体以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和海外华文媒体对北京奥运的报道量要少得多。但相对数量少得多的海外报道却颇有声势。在奥运传播的问题上,同一个世界,呈现的却永远不可能是同一个声音。 ;透明度错觉 以为自己的面容会清楚的表现出自己的情绪并使别人注意到。;自我关注激发的社会行为;会造成怎样的影响?;自我概念:我是谁; “有三样东西是极端坚硬的,钢铁、钻石以及认识自己。” ——本杰明·富兰克林;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我们世界的核心:我们的自我感觉;自我图式;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可能的自我;社会自我的发展;周哈里窗;周哈里窗;自我与文化;自我认识;自我认识;自我认识;知觉到的自我控制;自我效能;自我效能 ;知觉到的自我控制;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实验  ;习得性无助实验;个人控制的重要性;自尊; 自尊是一种高级需要。 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1890)一书中提出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意思是说,自尊取决于成功,还取决于获得的成功对个体的意义。 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发展了一个自尊量表。作为对自尊的单维测验已得到广泛运用。这个量表简洁明了,易于实施。;自尊量表;评分标准; 自尊强 自尊弱;自尊的阴暗面;自我服务偏差;自我偏见服务;对自我服务偏见的解释与反思; 印象管理;卡耐基“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印象管理;影响印象管理的因素;自我监控;高自我监控 低自我监控;自我监控量表;□ □ 10. 我通常不是我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 □ □ 11. 我不会为了赢得别人的好感而改变自己的言行. □ □ 12. 我曾经想当一个说唱逗笑的表演者. □ □ 13. 我很不擅长即兴表演或玩比手划脚的游戏. □ □ 14. 改变自己的言行去配合不同的人及场合,对我而言是困难的. □ □ 15. 在社交场合中,总是别人在谈笑而我插不上嘴. □ □ 16. 面对观众时,我会觉得有些局促不安而且表现不出应有的水准. □ □ 17. 假如有正当目的,我可以面不改色地看著对方的眼睛说谎. □ □ 18. 即使我真的不喜欢某人,我也可以装出友善的样子. ;Mark Snyder Steve Gangestad (1986) 编制 1.呈现的自我控制(expressive self-control):主动控制表现行为的能力。 2.社会阶级的呈现(social stage presence):表现在社会情境下和社会吸引对个人的注意之倾向。 3.其它方面的自我呈现(other-directed self-presentation):呈现出他人在某社会情境中所期待个人展现的样子 。;计分方式: 完成量表的18个项目: 在第4.5.6.8.10.12.17.18题中答T,给一分 在第1.2.3.7.9.11.13.14.15.16题中答F,给一分 再计算出总分,这个总分是代表个人的自我监控分数(在北美大学生的平均分数为10或11) ;;乐观和应对;Snyder自我监控问卷个人反应量表;;;;;量表计分方法;自觉的印象控制;印象管理策略 E.E. Jones(1982);讨好;讨好者的困境;保护性印象管理:面向危机的印象管理策略;保护性印象管理:自我妨碍;自我表露;错觉与健康;大部分人都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吗?;2.控制错觉;3、乐观;人们对未来的估计;自我欺骗与心理健康;积极错觉与心理健康;积极错觉的局限性和潜在危害;自恋人格问卷;;;第三节 自我的动态功能;费斯汀格(1959)的认知失调理论 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是有相互关系的。有相互关系的认知因素之间有的呈协调关系,有的呈不协调的关系。 当人们认知体系呈协调关系时,就会设法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矛盾的信息。 当人们认知体系不协调时,就会设法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的关系。;;一个吸烟者可能有的两种失调观念;决策后的不协调;决定的永久性;末日信仰;理由不足(in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