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成长录之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篇.docxVIP

大学成长录之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篇.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学成长录之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篇

大学成长录之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篇 讲完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把时间的指针往回拨,回到2014年的7月初,那时,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其实从我们得知自己被录取的那一天就已经兴奋难耐了,一直期盼着在交大的生活。事实证明,这段生活值得我们如此期待,从开幕式上的“小苹果”男神,到每个到场的嘉宾为我们做的精彩演讲,再到逐渐混熟的一群新伙伴们,以及最后那场令人回味的闭幕式,都让每个来到大讲堂的学子难忘,至今仍记得闭幕式结束后大家久久不愿离去的情景。虽然之前我也发了不少说说来纪念这次经历,但不写文章总感觉无法把所有东西表达出来。因此,接下来我就详细讲述一下大讲堂的点点滴滴。 7月5日,我们下车后来到东川路800号,就被交大那标志性的“拖鞋门”所吸引,走进去,便是另一番广阔的天地,让人体会到交大之大。从这一天起,我们就开始了在交大半个月的学习生活,参加了第五届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首届媒体品牌论坛、第四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球论坛、第三届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全国研究生学术论坛、首届中国品牌传播高峰论坛等活动,见到了许多学界和业界的精英,感受到大家的风采,学者的典范,大师的气度,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谢耘耕、滕俊杰、赵月枝和童兵这四位老师。 谢耘耕老师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他既是我们这次大讲堂的主办者,也是我们手中《新媒体与社会》这本学术刊物的主编,并且还担任大讲堂期间各论坛的主持人,他不仅自己向我们做了相当精细的舆情报告,也善于用睿智的言语激发现场嘉宾的学术思想,让他们更加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批驳他人的学术观点,因此,在论坛上往往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对于我们这些学子而言无疑是大开眼界。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是谢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的学术饕餮盛宴,同时他也在播种中国传媒业的希望。 滕俊杰老师是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外滩4D灯光秀的负责人,他给我们讲课时,没有像其他嘉宾一样讲一些学理性的东西,而是与我们分享他的经历,听取他的经验之谈,他向我们讲述了在拍摄歌曲《咱当兵的人》的MV的时候,他如何用坚韧的毅力与非凡的勇气使长城为他们的拍摄开放,也讲述了拍摄3D版《霸王别姬》时的心路历程。最后,他告诉我们几句话“有时候不是因为事情难而不敢做,而是因为不敢做而感到难”,“也许我们不能和大师并驾齐驱,但我们可以创造新的不同”,“成功靠自己,完善靠朋友,完美靠敌人,完胜靠团队”。 赵月枝老师是中国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加拿大国家特聘教授,也是传播学批判学派中卓有成就的华人学者。赵老师给人最深的印象是语速特别快,这也许是因为她属于批判学派的关系,一旦被她发现漏洞,她就能立刻用一大堆理论和演绎方法把你推翻,这点在她和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的辩论中最能体现出来,堪称一次激烈的学术交锋,令人叹为观止。赵老师讲座的题目是《中国的软实力追求:迫切性、障碍与不可调和的矛盾》,她认为,中国应当提升软实力,彻底改变西方主导的“高耗能、高消费、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从而更好地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最后要讲的就是深受大家尊敬和喜爱的童兵老师。童兵老师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他的演讲的主题是《新媒体时代舆论表达和舆论引导的新格局》。讲座中,他介绍了新媒体时代下媒介生态的改变和媒介生活格局,并且分析了改革开放36年以来,中国舆论环境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最后,他指出,新媒体时代只是传播手段和传播渠道变了,舆论传播基本规律是不变的。童兵老师的演讲热情洋溢,在理论讲解中论述人生道理,尽显学者智慧,并且以年逾七旬的高龄坚持在近三个小时的演讲中站着讲话,演讲结束后仍接受大家的提问,就像一位慈祥的老爷爷,使大家颇为感动。其实,在演讲中,全场共响起十余次掌声,演讲结束后,大家更是全场起立鼓掌,以表达心中对这位老教授的崇敬之情。 在大讲堂中一个最普遍的现象是每次嘉宾演讲结束后都有许多同学涌向自己喜欢的老师,向他们提问,索要联系方式、签名,还有人选择了合影,由于我带了相机,倒也给不少人拍下了难忘的合照。其实,我在那段时间也化身为“追星族”,要到了好几个老师的签名、联系方式和名片,这些都成为了我成长中的财富,也有可能形成未来的一个契机。 我们在大讲堂的学习之余也相互交往,认识了很多新伙伴,有趣的是,中国传媒领袖大讲堂其实是一个研究生暑期学校,正式生是研究生,我们这些本科生则是旁听生,本科生中大一也是寥寥无几,望过去,一眼基本全是我的学长和学姐,我们几个小伙伴也被戏称为“大一的小朋友”,但是,这些学长学姐倒是让我们了解了许多本科生今后几年的事,以及研究生的那些事,我那厦门大学研究生室友也像我讲述了不少写作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