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liu选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章药物代谢动力学-liu选编

Diagnosis Drug Selection;药物的体内过程;吸 收 Absorption A 分 布 Distribution D 代 谢 Metabolism M 排 泄 Excretion E;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阐释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即研究体内药物的存在位置、数量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预测血药水平,制定最佳给药方案、剂量和给药频度 生物等效性、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药物监测等,指导合理用药 设计新药、改进药物剂型;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药物转运是药物ADME过程的生物基础 细胞膜(生物膜)是药物转运的基本屏障;药物跨膜转运方式图示; ;依靠脂溶性,顺浓度差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跨膜转运 ; ★ pH↑↓→[A-]↑↓→ ★ pH↑↓→[BH+]↓↑→ 解离度↑↓→脂溶性↓↑ 解离度↓↑→脂溶性↑↓ →脂溶扩散↓↑ →脂溶扩散↑↓ ;体液pH对药物解离及扩散??力的影响;① 碱化胃液(持续洗胃) 解离度↑→脂溶性↓→脂溶扩散↓→吸收↓ ;③ 碱化体液 细胞外液:解离度↑→脂溶扩散↓ 细胞内液:解离度↓→脂溶扩散↑;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药物达到病患组织才能发挥作用 指药物未经化学变化而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只有吸收的药物,才能发挥疗效;药物吸收的多少与难易,决定药物作用 局部用药和胃肠道疾病用药的吸收作用并非所需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系统作用;1.1口服;胃肠道吸收-门静脉-肝脏 肝脏的代谢和胆汁大量排泄 口服药物在胃肠道细胞被代谢 又称首过消除、首过效应、首过代谢等;如何克服首过效应;舌下给药 血流丰富、无首关效应 硝酸甘油、异丙肾等 直肠给药 减少胃肠刺激 减少首关效应 液体少,pH高 吸收慢,不规则;吸入:气体、挥发性液体、气雾剂,面积达,血流丰富,吸收快(沙丁胺醇,色甘酸钠) 局部给药:皮肤、眼、鼻、咽喉、生殖器等;局部给药,意在全身(皮肤,直肠,肺部) 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直接入血,快但危险 肌肉注射,简单扩散、滤过,吸收快;油溶制剂可达到缓释效果 皮下注射吸收慢,疼痛 动脉内注射和鞘内注射;静脉内给药无吸收过程 气雾吸入腹腔注射舌下直肠肌注皮下口服皮肤 ;二、分 布;血浆蛋白结合率 靶器官的血流量 组织细胞结合 体液pH和药物溶解度 体内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可逆,暂时储存,药效平稳而持续 饱和性:高结合率的药物,饱和时再增加给药量,血药浓度骤增 血浆蛋白过少,药效增强或中毒 药物结合蛋白的特异性差 竞争性:高蛋白结合药物相互竞争;高蛋白结合率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大;血流量:肝 肾 脑 肺等血流丰富,分布快而多,可发生再分布;而肌肉皮肤等慢而少 组织结合:药物与组织中的蛋白质、脂肪、酶及粘多糖发生可逆的非特异结合,使组织中浓度高于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碘、钙、氯喹等) 体液pH与药物解离度:内液7.0、外液7.4,碱化血液尿液等减毒 膜的通透性:肝静脉窦缺乏完整的内皮 药物分子量:200~800容易透过血管微孔;血—脑屏障: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不具小孔和吞饮小泡,且外表面被星形胶质细胞包围 脂溶扩散为主:取决于脂溶性和解离度,如乙醚、硫喷妥等;胎儿与母体循环系统之间的屏障称为胎盘屏障(Placental barriers ) 水溶性和解离型药物不易通过,脂溶性高的药物能通过;血眼屏障;定义:药物进入体内后,发生化学结构上的变化,也称为生物转化,机体自身保护机制 临床意义 药效活性增加或减少 毒性增加或减少 极性的增加或减少;生物转化分为两相;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物毒性发生过程;P450药物代谢酶的种族差异;诱导剂:苯巴比妥类、苯妥英钠、卡马西平、利福平、水合氯醛、保泰松、灰黄霉素 本质:药物增加酶的产量 抑制剂:包括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保泰松、西米替丁、双香豆素 本质:药物直接抑制酶的代谢活性 ;定义:药物原形或其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药物可通过肾、粪便排泄、肺、胆囊、唾液、乳腺、汗腺等排泄;髓袢;Na+ Glu AA; ;肝脏至少有三个独立的载体主动转运系统: 阴离子转运系统:有机酸类如对氨基马尿酸、磺溴酞、青霉素等 阳离子转运系统:有机碱奎宁、红霉素 中性化合物转运系统:如强心苷等 肝脏排泌有机酸和有机碱至胆汁的机制也存在同类药物相互竞争的现象;胆汁排泄-肝肠循环:地高辛;ADME过程同时进行、体内药量变化 体内某些部位的转运速率相同,均可归为一个房室 假想空间:房室的划分与解剖部位或生理功能无关 药物可进入该房室,又可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