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我国及宁夏主要土壤类型(第1、2节)2013选编
第五章 中国及宁夏土壤主要类型;提纲;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条件与土壤分布规律;一、气候条件;根据全年积温(北向南):寒温带、中温带、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热带
按干燥度(东到西):东南沿海湿润区;从伏牛山、太行山、燕山至大兴安岭一线两侧的半湿润区;青、甘、宁、内蒙一带的半干旱区;西北部的干旱区。;二、植被类型;3、荒漠植被:大致分布于蒙、新、甘、宁、青、藏、等处的干旱区,多为深根性、抗蒸腾的草本灌丛植被,覆盖度不到一半。
4、草甸植被:分布于东北平原、各大河谷平原及湿润区高原,即地形低平、低洼、土体常年湿润处的草本植物。不受水分限制,生长期长,有机质积累大于分解,遂形成有机质含量高的草甸土。;三、成土母质;四、我国土壤的分布规律;;;;第二节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概述;一、富铁土与铁铝土土纲;(一)砖红壤(latosol)土类;5、特点:土层深厚,具有2~3m厚的红色风化层,土质粘重;剖面发育明显,表层灰棕或暗红棕色,B层暗红棕色,棱块状结构,有大量暗色胶膜和铁锰结核,有些土壤有铁盘层;硅铝率为1.5~1.9;粘土矿物以高岭石为主,半生三水铝石与赤铁矿;盐基高度不饱和,呈强酸性,pH4.3~5.5。;6、利用改良:热带经济作物,如橡胶、香蕉、菠萝、咖啡、油棕、剑麻;一年三熟;适宜多种经营,如在橡胶树下间种茶叶、金鸡纳、可可、三七、肉桂等。注意培肥土壤,防止冲刷。;(二)赤红壤(latosolic red soil)土类;5、特点:土壤呈暗红棕至棕红色,表层疏松,B层粘实紧密,土壤呈酸性反应,pH值5.0左右,硅铝率为1.7-2.0。在侵蚀严重玄武岩台地,常有铁盘或铁壳出露出。;6、利用改良: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与林木,如龙眼、荔枝、橡胶等。培肥土壤,防止冲刷。;(三)红壤(red soil)土类;5、特点:具有1m以上的红色粘质土层,剖面发育良好,除表层稍灰暗外,B层以下均为棕红色粘实土层,B层多系棱块状结构,褐色胶膜淀积明显,底部多接黄、白、红诸色相间的网纹红土层。全剖面呈酸性反应,pH5.0-6.0,硅铝率为2.0-2.5左右,铁的活化度大于10%。;6、利用改良:农林牧结合。增施有机肥料与磷肥。;(四)黄壤(yellow soil)土类;5、特点:剖面中黄色非常明显,这是由于氧化铁水化而造成,黄壤质地较红壤轻,以粘壤土为主,盐基高度不饱和,呈酸性反应,pH4.5~5.5。富铝化作用较弱,硅铝率为2.5左右,;6、利用改良:林木、经济作物。山脊、陡坡地段的黄壤应以保护林为主,保持水土,含蓄水源;林内可采集和培育药用植物,如当归、五加、天麻、灵芝等。一般山地黄壤以发展林、茶为主,造林植物主要为杉木、毛竹等。低山丘陵坡缓土厚处,可开辟梯田梯地,栽种农作物。;二、淋溶土土纲;(一)黄棕壤(yellow-brown soil);5、特点:土壤剖面通常呈黄棕色,B层为棱柱状结构,结构面上有粘粒胶膜,有的还有铁锰结核。土壤呈酸性或弱酸性反应,pH5.0~6.5。硅铝率为2.4~3.0。;6、利用改良:发展用材林和经济林。主要问题是荒山造林,积极发展茶、桑、果树以及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二)黄褐土(yellow-cinnamon soil);4、特点:土层深厚达数米,表层呈灰棕、棕或黄棕色,B层多形成紧实的粘盘层,C层中有灰白相间的树枝状网纹,有的含石灰结核;与黄棕壤相比,盐基饱和度较高而酸性较弱,pH5.5~7.5,硅铝率为2.6~3.3;黄褐土质地偏粘,中下层具有粘盘,对土壤的通气排水与根系穿插都有很大阻碍,雨季易形成上层滞水,导致旱作物烂根,保水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缺磷少氮。;5、利用改良:发展灌溉,注意水土保持,逐年加深耕层,增施有机肥料,种植绿肥,掺沙或施细煤灰渣、砻糠酒糟等。黄褐土可辟作农田,发展桑园、桃园、种植木本绿肥紫穗槐或造林。;(三)棕壤(brown soil);暗棕壤剖面;(三)褐土(cinnamon soil);4、特点:剖面通常由腐殖质、残积和淀积粘化层、钙积层、母质层组成。表层灰棕色;粘化层块状结构,质地较粘,有胶膜淀积;钙积层中有白色石灰斑,假菌丝体和石灰结核。土壤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6.5~8.0.;5、利用改良:
(1)以林业用地为主,农田比例小,在林业利用上应注意适地适树,防止水蚀和风蚀;
(2)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发展灌溉,增施有机肥料与氮磷化肥:耕地褐土含钾丰富,有机质含量低,有效磷易遭固定,速效氮磷比较缺乏,加上水土流失普遍,并常遭干旱威胁。;三、雏形土土纲;(一)潮土(fluvo-aquic soil);4、特点:剖面中有明显的沉积母质的质地层次,棱块状结构,有锈纹斑,有的全剖面有石灰反应,土壤多呈中性至碱性反应pH7.0-8.5。有机质易遭分解,积累量少,养分含量不高。;5、利用改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