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章微电子概论基本IC单元版图设计选编
第5章 基本IC单元版图设计;电阻材料:
常用的电阻材料是多晶硅。
较厚的多晶硅薄层有较低的电阻值(有较多的空间让电流流过,传导电流的能力较强),较薄的多晶硅薄层有较大的电阻值。
其他因素,如材料的类型、长度、宽度等也将改变电阻值。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成电路工艺,可以认为薄膜厚度是常数,它是我们不能改变的参数之一。对于一个给定的材料,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长度和宽度。;;方块/薄层电阻:
每方欧姆是IC中电阻的基本单位。
每方欧姆数值也被称为材料的薄层电阻。材料可以是poly,也可以是金属,或者任何其他采用的材料。
可以根据任意矩形计算方数。
“方数=L/W”方数并不一定是整数,可以含有小数,如4.28方。
例如,设材料是“80x10”大小(任何可能单位),则80/10=8方。;方块/薄层电阻:
- 设计/工艺/规则手册: 薄层电阻(率)ρ
- 对于薄层电阻,同一种材料层,不同制造商的数值会有所不同,其中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厚度的不同。
- 用“四探针测试”法探测每方欧姆数值(R=V/I)。
- ic中典型的电阻值: poly栅: 2~3欧姆/方
metal层: 20~100毫欧姆/方(小电阻;良导体)
diffusion: 2~200欧姆/方
- 工艺中的任何材料都可以做电阻。
常用的材料有poly和diffusion。
常用电阻器阻值范围: 10~50 欧姆
100~2k 欧姆
2k~100k 欧姆
- 电阻值计算公式: R = (L/W)* ρ;;多晶硅电阻公式:基本电阻器版图
- 以硅片作为衬底材料,在衬底上淀积一层多晶硅,再在多晶硅层上覆盖一层氧化层,形成隔离的绝缘层,然后在氧化层上刻蚀出用于连接的接触孔。
一般接触孔位于多晶硅的两头。
体区电阻公式: rb = (Lb/Wb)* ρb
;多晶硅电阻公式:考虑接触电阻rc
- 由于有接触电阻的存在,所以 R = rb + 2rc
(rc为两个接触端的接触电阻)
- 接触区被认为是有固定长度的。如果接触区的宽度增大,接触电阻将
变小;如果接触区的宽度减小,接触电阻将变大。
- 总接触电阻 Rcontact = rc = Rc/Wc = Ω*um/um
(Rc是由接触所决定的电阻因子,单位“Ω*um”;Wc为接触区宽度)
- 接触区的宽度可能并不一定和电阻器的宽度相同,它取决于工艺的设
计规则,可能会要求接触区宽度必须小于电阻器宽度。;多晶硅电阻公式:改变体材料
- 原因:poly栅电阻大约只有2~3欧姆/方,有时我们要求电阻的范围
更大一些。改变体材料能够有效提高电阻率,有助于得到较高的、更
有用的电阻率。
- 改变电阻率的方法:
可以淀积另一层具有不同电阻特性的多晶硅。
可以通过改变已淀积在芯片上的多晶硅材料层的结构来改变电阻率。
- 具体制作方法:
在所用的多晶硅材料的中部开一个窗口,并注入另外的杂质材料,阻
碍电子的流动,来提高电阻率。另一种方法是将中间的多晶硅刻蚀掉
一部分使其变薄。
这些被改变的材料块为电阻的“体”。通常会有一个设计规则用以说明
体区边界与接触区的最小距离,这个间隔上原始的多晶硅被称为电阻
器的“头”。总电阻:
R = rb + 2rh + 2rc = (Lb/Wb)*ρb + 2 (Lh/Wh)*ρh +2 Rc/Wc ;多晶硅电阻公式:改变体材料
;实际电阻分析:
- 在CAD画图中做出来的电阻器经常是明显地小于或者大于你所画的,
被称为δ项,需要在公式里对该项进行补偿。
- 接触区误差:
接触孔刻蚀的时候,得到的实际接触孔尺寸和宽度产生了误差,我们
称之为宽度的δ(也称为公差、误差、变化量、尺寸变化、溢出或者
变化)。δ可正可负,即过加工或者欠加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