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1
某单层厂房7号柱下基础设计
指导教师:
姓 名
学 号 :
班 级 :
2015年6月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1
1.1 设计任务 1
1.2 地质资料 2
1.3 设计依据 3
第二章 方案比选 4
第三章 柱下独立基础设计与施工 5
3.1 确定地基持力层及基础埋深 5
3.2 确定持力层的承载力 5
3.3 确定基底尺寸 5
3.4 承载力及偏心距验算 5
3.5 确定基础高度和冲切验算 6
3.6 柱下独立基础施工方案 8
第四章 桩基础设计与施工 9
4.1 确定桩端持力层,桩型和承台埋深 9
4.2 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9
4.3 初步估计所需桩数n 9
4.4 进行桩位布置和确定承台尺寸 9
4.5 计算考虑承台效应的复合基桩的承载力特征值R并验算桩数是否合适 10
4.6 求算桩顶荷载 10
4.7 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验算 11
4.8 验算基桩水平承载力 11
4.9 承台抗冲切验算 11
4.10 承台斜截面受剪验算 12
4.11 受弯计算 12
4.12 桩身配筋 13
4.13 桩基础施工方案 13
附图……………………………………………………………………
PAGE \* MERGEFORMAT13
第一章 概述
1.1 设计任务
设计题目:某单层厂房7号柱下基础设计
某装配车间采用单层钢筋混凝土排架承重结构,设计跨度24m,柱距6m,车间内有2对30吨中级工作制桥式吊车。建筑平面图见图1-2。规定室内地面标高为±0.00,相当于黄海高程455.00m,室外地面标高为-0.15m,柱顶标高为12.50m,轨顶标高为9.80m。
柱子编号为(1)~(20),本人承担的课程设计任务为7号柱下基础设计。根据布置的位置和功能来分,柱子的类别主要有边柱Z1、角柱Z2及抗风柱Z3三类。各柱在基础顶面处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尺寸为:
边柱Z1: 长?宽=1000?400mm;
角柱Z2: 长?宽=1000?400mm;
抗风柱Z3: 长?宽=700?400mm;
基础梁的横截面尺寸如图1-1,梁与柱之间的净距为20mm,置于柱子外侧的基础顶面(浅基础)或承台(桩基础)上。
图1-1 基础梁的横截面尺寸示意图(单位:mm)
图1-2 装配车间建筑平面图
1.2 地质资料
1.2.1 地基勘查资料
依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其中共有6个钻孔的原状土的室内土工实验分析资料,由于距第7号柱最近的为4#钻孔,所以以4#钻孔所反映的资料为基础进行分析。
场地处地面平坦。无重大不良地质现象,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建筑。据钻探揭露,各地层的情况如下:
第 = 1 \* GB3 ①层:人工填土。分布于场地表面,以灰黑色粉土为主,伴有碎砖,炉渣等杂物的填土层。厚约0.5~1.2m,结构疏松,土质不均,平均天然重度为17.1kN/m3。
第 = 2 \* GB3 ②层:粉质粘土。呈棕红色。除1#孔外各孔均有,厚度9.5~10.1m。硬塑~可塑,土质较均匀。
第 = 3 \* GB3 ③层:粘土。呈黄黑色,各孔均可见到,没有钻透,据调查厚度在10m以上。土质均匀,可塑~硬塑。
场区地下水属潜水,初见水位在2.5~3.1m深处,稳定水位在2.9~3.9m深处。地下水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随季节变化,无侵蚀性。
根据钻探及室内土工实验的情况分析,第①层杂填土不宜用作建筑物地基。建议把基础埋置在强度较高的第②层粉质粘土或第 = 3 \* GB3 ③层粘性土中。其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分别为:
第②层:fk=200kPa 第 = 3 \* GB3 ③层:fk=220kPa
图1-3质钻孔平面布置图
图1-4 I—I地质剖面(m)
可内插得7号柱处的杂填土厚度为0.75m。
表1.1土样资料表
试样
编号取样深度
/m土的分类
名称天然含
水量/%天然重度/kN/m3比重天然孔
隙比4孔-14.10~4.50粉质粘土22.9419.92.730.687液限
/%塑限
/%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MPa-1内摩擦角粘聚力/kPa37.4323.9613.4700.2122°29′6.04
1.2.2 设计荷载
基础梁上的荷重(包括基础梁自重)按30kN/m计算,7柱下作用基础梁荷重:30×(3+3)=180kN
各柱底位于室内地面以下0.5m处,7号柱为边柱,在地面处的截面内力取值如下:
边柱 Z1:
(横向计算)
荷载组合编号: L11 L12
1.3 设计依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