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边坡变形及防治选编
第七章 斜坡的工程地质研究 ;§7-1 岩体结构
岩体内存在的层理、层面、断层、节理、劈理、层间错动面等各种类型的地质界面统称结构面。由结构面切割成的大小、形状不同的岩石块称结构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组合称岩体结构。
岩体结构的突出特点是不连续性。这种不连续性使岩体在力学性质上的各向异性更加增强。在受到力的作用时,岩体结构控制着岩体的变形和破坏。
岩体的变形和破坏,多沿结构面剪切、滑移或开裂。所以,研究岩体的关键在于研究岩体结构,其重点在于结构面。;一、岩体结构面
按结构面成因分为原生结构面和次生结构面两类。
原生结构面:岩石形成时生成的结构面。如沉积岩的层理面、不同岩类的接触面、岩浆冷凝时生成的裂隙面、变质岩的片理面等。
次生结构面:岩石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所形成的结构面。
内力作用而成的断层面、褶皱错动面、节理面,叫做构造结构面。
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风化面、应力释放后的卸荷裂隙面、人为爆破而成的破裂面等,又叫非构造结构面。;二、岩石结构体
结构体是被不同形状结构组合切割形成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单元岩块。
;三、岩体结构类型
P123表6-5给出了岩体结构类型及特征。
§7-2 边坡的变形与破坏
斜坡包括天然斜坡和人工开挖的边坡。它具有一定的坡度和高度,在重力和其它地质营力作用下不断地发展变化着。
自然界的山坡、谷壁、河岸等各种斜坡之形成,正是这些地质营力作用的结果。
人类工程活动也经常开挖出人工边坡,如路堑边坡,运河渠道、船闸、溢洪道边坡,房屋基坑边坡和露天矿坑的边帮等。;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一、斜坡变形
坡斜变形以坡体末出现贯通性的破坏面为特点,但在坡体各个局部,特别是在结构面附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裂与松动,而从整体看,并末产生滑动破坏。它表现为松动和蠕动。
(一)松动
斜坡形成初始阶段,坡体表面往往出现一系列与坡向近于平行的陡倾角张开裂隙,被这种裂隙切割的岩体向临空方向松开,移动。这种过程和现象称为松动。它是一种斜坡卸荷回弹的过程和现象。
(二)蠕动
斜坡岩土体在以自重应力为主的坡体应力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形,称为蠕动。;蠕动可划分为表层蠕动和深层蠕动两种基本类型。
1.表层蠕动
斜坡浅部岩土体在重力的长期作用下,向临空方向缓慢变形,向坡体内部逐渐降低直至消失,这便是表层蠕动。
破碎的岩质斜坡及松散的土质斜坡,表层蠕动甚为典型。
2.深层蠕动
深层蠕动主要发育在斜坡下部或坡体内部。按形成机制特点,深层蠕动有软弱基座蠕动和坡体蠕动两类。;;索
风
营
水
电
站
2
号
危
岩
体 ;二、斜坡的破坏
(一) 崩塌
主要发生于裂隙发育的岩质斜坡以及垂直节理发育的黄土斜坡上,当开挖形成高度大、坡度陡的斜坡时,斜坡前缘的岩土体突然脱离母体,发生崩落或滚动,规模大小不等。
根据崩塌岩石性质,可分为岩崩和土崩。
大小不等,零乱无序的岩块(土块)呈锥状堆积在坡脚的堆积物称崩积物,也可称为岩堆或倒石堆。;;;;按照崩塌体的规模、范围、大小可分为剥落、坠石和崩落等类型。
剥落的块度较小,块度大于 0.5 m 者占 25% 以下,产生剥落的山坡一般在 30~40 °;
坠石的块度较大,块度大于 0.5 m 者占 50~70% ,山坡角在 30~40 °范围内;
崩落的块度更大,块度大于 0.5 m 者占 75% 以上,山坡角多大于 40 °。 ;(二) 滑坡
1. 滑坡的概念
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各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坡。俗称“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7-3 影响斜坡稳定性的因素
主要有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
内在因素包括斜坡的地貌特征、岩土体的性质、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岩体初始应力等。
外部因素包括水的作用、地震、岩体风化程度、工程荷载条件及人为因素。
内在因素对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外部因素起诱发破坏作用。;;;一、内在因素
1.岩土类型
岩土体是产生滑坡的物质基础。一般说,各类岩、土都有可能构成滑坡体,其中结构松散,抗剪强度和抗风化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其性质能发生变化的岩、土,易发生滑坡。如黄土、页岩、泥岩、凝灰岩、片岩、板岩、千枚岩等,以及软硬相间的岩层所构成的斜坡等。
2. 地质构造条件
组成斜坡的岩、土体只有被各种构造面切割分离成不连续状态时,才有向下滑动的可能。同时,构造面又为降雨等水流进入斜坡提供了通道,特别是当平行和垂直斜坡的陡倾角构造面及顺坡缓倾的构造面发育时。;3. 地形地貌条件
只有处于一定的地貌部位,具备一定坡度的斜坡,才可能发生滑坡。江、河、湖泊(水库)、海洋、沟谷的岸边斜坡,前缘开阔的山坡、铁路、公路和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都是易发生滑坡的地貌部位。
坡度10°~45°、下陡中缓上陡、上部成环状的坡形是产生滑坡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