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河口与三角洲选编
第七章 河口与三角洲 ;第一节 河口及其分类;河口区的分段; 入海河口的分段 ; 近口段:
指的是潮区界和潮流界之间的河段。
潮流界:在上溯的潮流流速正好和河水流速相抵消处,潮流才停止上涌,此处称潮流界。
潮区界:潮流界以上的河段,河水位受潮流顶托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最远点,叫潮区界。
这里的水动力表现为河流的径流作用,水流只有单向向下游方向的运动,但潮汐作用使这一河段的水位产生有规律的涨落,并引起河流流速的变化。
在这一地段只形成单一的河流地貌和冲积地层。 ; 河口段:
从潮流界到口门,这里水流开始分汊或形成三角洲。
具有径流下泄和潮流上溯双向水流作用,变化复杂,河床很不稳定。径流和潮流两种力量相互消长,愈向上游,径流的作用愈显著;
向下游,潮流逐渐代替径流作用,成为塑造河床的主要动力。河流河口段上主要发育汊河和河口沙岛。 ; 口外海滨段:
口门以外到滨海浅滩的前缘坡折处,在大陆架狭窄的地区,口外海滨段和大陆坡相连。
动力作用以潮汐、海流、波浪等海洋动力为主,河流只起运供泥沙的作用。
由于比降减小,河流输入的泥沙发生堆积,形成水下三角洲和水下浅滩等。 ;(一)河口的自然地理分类;2.中等起伏河口
河谷剖面呈“V”型,且河谷弯曲,如里亚斯式河谷(2)。这种河口在石灰岩地区尤为发育。; 3.低度起伏河口; 3.低度起伏河口; 3.低度起伏河口;4.三角洲前沿河口
如在三角洲前缘,具有分汊河道堆积体的河口湾(6)。;5.复合型河口
如构造河口(7),在低平原海岸的背后发育里亚斯式河谷。;(二)河口的盐度结构分类
普里查尔德(1955)根据河口的盐度分布和环流特征,将河口划分为三大类型。在不同类型的河口,径流量与潮流量之比有明显差别,可用咸-——淡水混合指数Ml来衡量:
MI= 半个潮周期内进入河口的淡水量/一个潮周期内进入河口的总潮流量(即潮棱柱) ;1.高度分层型河口(A型)
这种类型的河口以径流作用为主,MI≧1,海水则呈楔形沿着河口向上游方向入侵。在不考虑摩擦作用的情况下,咸淡水之间保持着水平的界面。
在界面以上的淡水,其流向均指向下游;在界面以下的咸水,其流向均指向上游。然而,由于河水和海水都有粘滞性,在界面附近流动的水体会产生切变现象,使界面向下游方向推移,直至表面形成足以抵抗切变力的坡度时,淡水层下面的盐水层形成向上游方向微缓倾斜的楔形。这种河口称为盐水楔河口。美国密西西比河的西南分流河口,盐水楔顶端位置可上下移动l35 nmile我国珠江口也属于此类型。;2.轻度混合型(或部分混合型)河口(B型)
当MI=0.2~0.5,潮流足以使咸淡水混掺时,就会产生轻度混合,这时咸淡水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面,不存在盐度梯度很大的过渡带(即盐跃层)。但在垂向上多底层和表层的盐度仍有显著的差别。在涨潮过程,底部的流速增大,而表层的流速减小;落潮过程则相反。
因此,在一个潮周期内,对河口区的环流泥沙运动有很大的影响。在这种河口,盐水楔入侵的界限随着径流量和潮汐强度的变化而移动,在移动的范围内出现“最大浑浊带”。浑浊带内的悬浮质浓度和水体的浑浊度比它的上、下游高得多,从而造成了该带内泥沙颗粒快速沉积。长江口是轻度混合型河口的例子。;河口的盐度结构类型 ;第二节 河口湾沉积; 1.双向水流
径流和潮流结合形成的双向水流,是潮汐河口水动力的主要特点。河流单向向下流动,其水量有洪、枯季节的变化;潮流则是上下往复流动,有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径流和潮流互相接触,交替更迭,形成不同组合。
涨潮时,潮流和径流流向相反,二者的作用相互抵消使水流流速降低,由此导致侵蚀能力减小,堆积加剧。落潮时,潮流和径流流向一致,水流流速增大,特别是在洪水期尤为明显,由此导致河口冲刷能力增强。
因此,河口区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过程是相当复杂的。一般而言,落潮流对河口区河床的塑造最为重要,个别强潮河口也可以涨潮流的作用为主。 ;钱江潮;钱江潮;钱江潮;钱江潮;钱江潮;钱江潮; 2.咸淡水混合
河流注入受水盆地时不同水体的混合将引起密度、含盐度、生物和化学等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减淡水混合是入海河口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径流挟带的下行泥沙与潮流挟带的上行泥沙的淤积部位与咸淡水的界线密切相关。河口区咸淡水混合的程度取决于径流量和潮流量的变化,如前所述,根据盐度结构可将河口分为高度分层型、轻度混合型和强混合型。
在高度分层型河口,比重较大的海水沿河底侵入,形成河口盐水楔。盐水楔顶端是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会体育学复习资料与题库.pdf VIP
- 高职体育课程教学大纲.docx VIP
- 中国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南专家讲座.pptx VIP
- 最新ISO9001、ISO14001、ISO45001三体系设计部和业务部内审检查记录(带记录).pdf VIP
- 人音版四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教案.pdf
- 浙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劳动》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式教程 第3版 教学课件 作者 陈承欢单元1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综述.ppt VIP
- 2025年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统编版2024).pptx VIP
- 商业运营管理培训.pptx VIP
-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控制与成品放行指南2025年培训PPT.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