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一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VIP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一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课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第2课时一练(新人教版必修3).doc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2课时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1.海盐文化是传统行业文化与特定地域历史文化相融合形成的特色文化。苏南有吴越文化,苏北有楚汉文化,作为中国海盐文化代表的盐城,处于江苏沿海中部,置身于南北文化的过渡带上,虽兼容并蓄却又不倚不靠。这表明(  )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文化包容性是指不同文化渐趋融合④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海盐文化融合了行业文化,这体现了①。又有地域特色,这体现了②。③说法错误,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A 2.下列关于中华文化包容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它包括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方面 ③它有利于中华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和谐相处 ④它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对外来文化的排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中华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我们对待外来文化是博采众长,为我所用,④说法错误。 答案:A 3.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③违背文化多样性原则,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C 4.在《海峡西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 ①同源同根,一脉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主干强调闽台文化的缘,也就是强调闽台文化之间的关系,故排除③④。我们通过“亲、深、广、久”可知两岸文化的一脉相承和相互交融,故选A项。 答案:A 5.2013年6月16日至19日,以“弘扬闽南文化,增进合作交流”为主题的2013年世界闽南文化节在福建泉州举办。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强调:不管怎么变,台湾文化都是闽南文化的延伸,而闽南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传承,所以两岸文化一脉相承,同根同源,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割裂的。悠久灿烂、充满人情味的闽南文化,总能让两岸同胞找到同一个家的感觉。这彰显了(  ) A.中华文化是各族文化的综合 B.闽南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根 C.中华文化异彩纷呈、丰富多彩 D.中华文化的强大民族凝聚力 解析:作为中华文化一部分的闽南文化,使两岸同胞有一个家的感觉,这说明了D项。C项与材料不符。A项和B项说法错误。 答案:D 一、选择题 1.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A.包容性  B.阶级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 解析:《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意思是说意见可以不同但要和睦相处,要善于求同存异。从文化关系的意义上看,这就是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 答案:A 2.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CCTV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国各民族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丰厚广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因此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但不能说代表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不是各民族文化融合共同推进的,因此排除④,应选B项。 答案:B 3.秦汉以前,闽中土著居民与中原的交往不多,土著民俗自成体系,史称其为越族人。随着大批汉人迁徙入闽,汉文化在闽中由北向南迅速传播。同时,一些汉族与土著通婚,或土著为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自动转化为汉族,闽越族的一些习俗风尚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