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维地震理论
第一节 地震勘探的理论基础 ; 2.形变与应力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可发生两种形式的变形。即体积形变(体变)和形状变形(切变),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称应力。在一定范围内,应力与形变成正比,这个范围叫作弹性限度。
在材料力学中学过,
变形与应力的关系τ=Eε
弹性模量(或杨氏模量)E= 即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应力与相对长度变化之比,反应了挤压或拉伸,当E大时,不易被拉或压缩。 ?;泊松比 ,或 ,即横向缩短与纵向伸长之比。
体变模量(压缩模量)K ,即当固体受均匀的流体静压力P的作用时,与体积相对变化之比
剪切模量(刚度) 水的 。即物体在剪应力作用下,剪应力与剪应变之比
总之,梅拉常数λ、μ及常用的弹性常数E、γ、K、μ可以互相推求,这也是地震中经常用到
;3.爆炸时弹性波的形成
当爆炸时以炸点为中心形成三个圆圈(右图)
在弹性带,使岩石发生了弹性震动,由于岩石各部分之间都有联系,又引起外围发生形变,?这个弹性过程将由近及远的依次传播下去,
就 形成了在岩石当中传播
的弹性波-地震波。地震
仪可以记录到这些波。由
于地质结构不同,波的损
失也不同,速度也不同,
于是形成各种曲线,以此来分析介质类型。 ; 4.弹性波的类型
弹性体的形变有两种基本类型:压缩和剪切,即产生压缩波和剪切波,统称为体波。
纵波(P):又称压缩波,介质质点的传播方向与压缩方向一致。
横波(S):剪切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
;面波(R ):在传播时,界面上传播的波
?瑞雷面波:地表与空气分界面上的传播,有如下特点:
? ①沿自由表面传播,只存在于地表某一深度范内;
? ②质点的振动只局限于沿波的传播方向与界面垂直的平面内,质点振动轨迹为椭圆。
? ③波速为横波速度的0.9倍。
? 传播速度:①当均质各向同性的均匀板状体,厚度b(λ>>b)波长λ,则纵波的传播速度
E:弹性模量 ρ为密度 r波松比 ; ②岩石为均匀细长棒时,直径d ,而λ﹥﹥10d时,
以上几式说明,可以求岩石的弹性模量,目前,深度勘探主要用纵波,在工程上S波和瑞雷波也用的不少。 ?
5.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及影响因素 ?
①弹性波的传播速度 ?
在无限大介质中,P波有:
对于大多数岩石,泊松比r=0.25,即 =1.2,
;则 以此划分地层,求出E,P波与弹性模量的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成反比。
同理: ,而G(剪切模量) =
则 ,S波与剪切模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由上式得 :
即P波是S波速度的1.73倍,而且在同一激发条件下P波能量要大的多,也就是说其振幅要大,一般岩石的ρ值变化不大,因此用Vp可以反就岩体的弹性模量 ,以此时岩石进行划分。 ?; ②岩性对波速的影响
? 由于岩石的成因、矿物成分、地质年代等千差万别,导致力学性质不同,一般矿物结晶颗粒较细,结构致密的岩石,波速偏高,胶结好的年代老的偏高。
?石英岩 ρ=2.51~2.54g/cm3 φ=0.1-0.6 Vp=6621-5060 Vs=3400-2700m/s
石灰岩 2.8 低中粗 7063-6260 3403-3065
? 花岗岩 2.68-2.75 0.4-1.5 6870-6085 3472-3055
? 大理岩 2.68-2.72 5800-7333 3500-3700 ?
砂 岩 2.61-2.7 1500-4000 910-2400 ?
页 岩 2.3-2.65 -3970 780-2300 ?
砾 岩 1.9-2.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