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之 (十).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展心理学之 (十)

发展心理学 (十);(1902-1994);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希望:“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口腔感觉期。口腔的互动。 母亲的有规律的积极的照顾。爱抚。 ——基本的安全感、基本信任。;意志:“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排便训练、学步、说话等,探索世界。 学会说“不!”。 如父母过于控制或忽视则度过不好。;目的:“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如父母压制、否定,则内疚(guilt):认为自己做错了事,做了坏事。 个人在未来社会中所能取得的工作、经济上的成就,都与这一阶段的主动性的发展有关。;能力:“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儿童依赖的重心从家庭转向学校。 与他人比较自己的价值——能力,自尊。 体验到成功与失败。 支持、帮助、赞扬,使孩子怀有成就感;鼓励社会交往。 然而如果儿童过于看重工作,将之作为唯一的标准,将是可悲的。;过渡期,既非儿童亦非成人。 与原生家庭分离,作为社会成员。 心理社会的合法延缓偿付期。 避免青年过早进入成人社会,从而使个体建立自我同一性的过程不至于过短而提前结束。文明程度越高的社会,为青年提供的这种时限就越长。;自我同一性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 它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可,被认为是20 世纪系统描述人类发展的最有影响的概念之一。 Erikson(1963)首次使用自我同一性, 描述从二战返回的士兵正经历生活中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的缺失的障碍。;本质上,它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 包含自我的连续性,过去现在未来。 包含自我与环境作用过程中,个体表现出的一套价值观、信念等。 包含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 两个极端情况。之一:自我同一性过剩——狂热主义。指一个人过分地卷入特定团体或某种亚文化???的特定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坚信他的方式是唯一的方式。 另一:同一性缺乏——拒偿。指一个人拒绝自己在成人社会中应担任的角色,甚至否定自己的同一性需要。;如父母允许儿童去探索,他们能够最终建立自我同一性。 Erikson认为自我同一性包括一种自信: 即有信心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他人期望相符的人。 两种可能的情况:1)无法认同和尊重父母,从中汲取某种优良品质;2)父母的操纵过强,但青年与父母的关系过于亲密,甚至害怕被抛弃。 忠诚:“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爱:“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 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牢固的自我同一性:亲密关系=共享的自我同一性。 发展亲密感对是否能满意地进入社会有重要作用。 这个阶段的开始呈越来越晚的趋势。;创造。既要生育后代,又要承担社会任务。 繁衍感有“生”和“育”两方面的含义。 自己的后代。社会的后代。 缺乏这种体验的人,人格贫乏和停滞,自我关注,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需要。;智慧:“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 必须进行自我调整。 回顾过去。 与第一阶段的循环。;艾里克森人格八段论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