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练习与答案详解100首.docVIP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鉴赏练习与答案详解100首

PAGE  PAGE 87 古诗鉴赏练习与答案详解100首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拟古九首(其九)① [晋]陶渊明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注】①公元418年刘裕扶持晋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晋恭帝退位,改晋为宋。有人认为这首诗暗喻晋亡的一段历史。 21.简析画线句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22.分析这首诗的象征意义。(4分) 21.(3分)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描述转为议论。哀叹桑树被毁,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写出结构上的作用,给1分;写出哀叹的意思,给1分;写出暗喻的意思,给1分。) 22.(4分)桑树象征晋国。桑树错植在长江边,以致折枝毁叶,被洪水卷走,而晋恭帝依赖于刘裕登基,又因刘裕而亡国,桑树的命运就是晋国的命运。(写出象征意义,给2分;具体分析,给2分。如果从人生命运,或者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等角度分析也可以。)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山寺 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 答:“透”字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的景象。“逆”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 (2)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4分) 答:①孤峙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世俗,超乎物外。(一是围绕“高”,二是围绕“静”三是围绕“不俗”)②主要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众岫之寒,流星 之烁,林木之疏,走月之逆,行云之行,松巢之高,仙鹤之不群,老僧之混沌,都衬托山寺的孤峙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世俗,超乎物外。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厌世慕隐,佛家情怀(大意对即可,大体答到“厌恶世俗”,“归隐之念”“高洁情怀”“超凡脱俗”“皈依之念”都算对。)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夜思中原 刘 过① 中原邈邈路何长,文物②衣冠④天一方。 独有孤臣挥血泪,更无奇杰叫天阊④。 关河夜月冰霜重,宫殿春风草木荒。 犹耿孤忠思报主,插天剑气⑤夜光芒。 注释:①刘过:南宋词人。②文物,礼乐:典章制度统称。③衣冠:指士绅、世家大族。④天阊:天门。⑤剑气:语出《晋书·张华传》,他夜观天象,见牛斗间紫气冲天,派人在江西挖到被埋的宝剑。 8.请对这首诗的颈联进行赏析。(4分) 9.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答:8.笼罩在一片月色之中的河山冰重霜凝;春风吹来,本是草木争荣的时候,然宫殿却是一片荒凉。(2分)颈联借景抒情,“冰霜重”既点明了天气严寒,又饱含了对宋军无力恢复中原的感慨;“草木荒”描写了金人统治下的北方凄凉景象。(2分)(酌情给分) 9.①首联紧扣题中的“思”,以沉痛的笔调写出了对中原对汴京的怀念之情,中原渺远,道路绵长,礼乐典制、世家大族聚居的汴京天各一方。②颔联作者 遥想当年曾为国家“挥过血泪”,他的“孤忠”并没有受到赏识,才略并未得到施展,空落得四处流浪,表现了怀才不遇的哀怨。③虽然曾经的“孤忠”没有受到赏 识,但现在报主之志仍然未衰,运用典故,以剑自比,虽被沉埋而精光不灭,仍然可以上插于天,表达了对国家无限忠诚和对人民的无限热爱。(答出两点即可得4 分)(酌情给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中 年 郑谷 漠漠秦云淡淡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苔色满墙寻故第,雨声一夜忆春田。 衰迟自喜添诗学,更把前题改数联。 8.请从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对颈联进行赏析。(5分) 9.结合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6分) 参考答案:8.诗人寻找故第,只见苔色满墙,斑驳难认;连夜的雨声,又触发了诗人对家乡家田的忆念。(2分)本联,借景抒情,(1分)借“故第”、 “春田”、“苔色”、“雨声”等事物,抒发自己追怀平生、想归隐家园安度余生之感。(2分)(答动静/视听结合,并合理分析可正常给分。例如:动静结合。 1分。在安静的夜晚,连夜的雨声尤其打动人心,让人不禁想起家乡田园,期望归家安度余生。2分。) 9.诗人的心绪是复杂的。首联,写新年到来诗人感受的不是欢欣而是时间老去、年华老去的惆怅。颔联,承接上文写自己的满怀思绪“对花无语”,只能 “借酒浇愁”。尾联,写在自己的衰迟之年,表面“自喜”于添了作诗技巧,实际是年事虚长、无所作为的自我安慰与无聊落寞的心绪。(三联,每联2分)(也可 按两部分作答,各3分。前两联,写新年到、人已老,抒写人到中年年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