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柏拉图哲学选编.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柏拉图哲学选编

第四章 柏拉图哲学;复习: “人是万物的尺度”出自于谁?你的理解如何? 智者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 可理解为“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梯利《西方哲学史》);或人类中心主义;或唯我主义等;或“事物就是对我显现的那个样子”(苏格拉底)。;“任何事物都有两种正相反对的说法”出自于谁?说明的是什么哲学道理?他的三个主要命题是什么?其针对的又是什么(样的命题)? “ 第一,无物存在; 第二,如果有某物存在,人也无法认识它; 第三,即便可以认识它,也无法把它告诉别人。” ;巴门尼德 主要观点: “能够被说和被想的与是者是同一个东西”。 这句话通常被缩写为“思想和存在是同一的”。 换句话说:凡是同思维有矛盾的,就不可能真实。 这样的观点又是针对赫拉克利特——万物都变化 ,火可变成水,水变成土,土变成火。也就是说事物存在又不存在。;一、生平 柏拉图(公元前427一前347年)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继父是伯里克利的朋友。青年时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目睹雅典民主制的衰败与无能。柏拉图受过良好的教育,涉足哲学和文学,和当时的其他贵族子弟一样热衷于政治。 ;20岁时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一生景仰其师的思想和人格。三十寡头执政期间,他的舅父查米德斯和表弟克里底亚均是寡头,但他不满于寡头们的暴力镇压手段,对他们企图假苏格拉底之手害人的行径更感厌恶,因此拒绝参与寡头政治。 民主制复辟后处死苏格拉底,使他对现存的一切政体完全失望,决心通过哲学改变统治者,以此改造国家。 ; 怀着这一政治抱负,他三下西西里岛,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新的政体。公元前388年,他第一次在西西里时触怒了叙拉古国王狄奥尼索斯一世,被送往市场当作奴隶拍卖,幸遇昔兰尼派哲学家阿尼克里出资为其赎身。 ;公元前367年狄奥尼索斯一世去世,他应邀再去西西里岛教育狄奥尼索斯二世,与国王的舅父狄翁友情笃厚。 狄翁与国王发生内讧后被迫离开西西里,柏拉图也返回雅典。公元前361年又应国王邀请去西西里传授哲学,但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次年返回雅典。狄翁于公元前357年成为叙拉古的统治者,但不久遭谋杀。 柏拉图的政治理想遂彻底破灭。;在政治事业屡遭失败的同时,柏拉图的哲学事业却获得成功。公元前387年自西西里返回雅典之后,他在以希腊英雄阿卡德穆命名的运动场附近创立学园,这是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Academy)因此得名。 柏拉图在那里除讲授哲学之外,还讲授数学、天文学和声学、植物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但以哲学为最高级课程。学园的目标不是传授实用的技艺,而是注重思辨的理论智慧,吸引了各地的学生到此学习。 ;二、 柏拉图和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对柏拉图的影响很深 。 柏拉图在哪些方面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呢? 苏格拉底提出在心灵中寻找规定外部世界的内在原则,但他并没有把这些原则外在化,并没有说这些原则对应于独立于心灵的外部存在。 他只是把心灵的内在原则伦理化,致力于探讨德性的定义,普遍定义适用的对象显然不能与人的思想和行为相分离而单独存在。 ;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中已有潜在的真理,需要通过对话的诱导才能把真理发掘出来,但他并没有说明潜在真理的来源,没有解释他的方法何以能够奏效的原因。 总之,苏格拉底并没有明确地规定心灵所能认识的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当然没有,也不准备去探讨为什么会有这些原则、定义和真理的原因。 在这些问题上,他确实保持着“无知”。 ;不过,柏拉图从世界观的高度,论证了苏格拉底的伦理原则,为他的方法论提供了认识论的基础。 柏拉图的理念论不但确定了心灵的内在原则、定义和真理是什么,而且解释了为什么如此的原因。 他的基本观点是:理念型相是独立于可感事物的存在,否则就不会有确定的知识;灵魂属于永恒的理念序列,否则它就不可能预先具有潜在的、有待揭示的知识。 ;这就是说,柏拉图在个别的、可感的事物之外设定了一个普遍的、可知的理念领域。 他主张理念型相与个体相分离,乃是出于发展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使之完满化的需要。 柏拉图的理念论综合了本原论和认识论、灵魂观和伦理观以及社会政治学说,是希腊哲学第一个完整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三、分离学说 所谓“分离学说”,是柏拉图肯定在可感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之外,还有一个理智可知的更加真实的领域。 “分离学说”的确立,其实是柏拉图区分调和了巴门尼德和赫拉克利特的矛盾。 赫拉克利特看到可感事物都处于流动变化的过程中,得出它们“既是又不是一个东西”的结论;巴门尼德则以“一个东西不能既是又不是”的逻辑区分推翻“既是又不是”的说法。 ;柏拉图同意巴门尼德的意见,任何能被认识的对象必须为“是者”,非是者是无法被认识的;但他并没有由此得出结论说被认识的对象不能“既是又不是一个东西”。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