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运营:冷启动、热运营和自生长.docVIP

社群运营:冷启动、热运营和自生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群运营:冷启动、热运营和自生长.doc

PAGE  PAGE 6 社群运营:冷启动、热运营和自生长   社群不是社区,社群是某一群聚集的人,社区是在某一区域上聚集的一群人。   社群不是粉丝经济,粉丝经济只是社群营销的一种,属于社群中爱好类别的某一分支。   社群的营销价值已经不用多废话了,一群具有某一共同点的人聚集在一起,做营销的人听着就两眼冒精光,这简直是最省力的精准营销对象。所以现在各种社群才嗷嗷嗷地往出冒。   这篇主要分为冷启动、热运营和自生长三个部分。   冷启动:种子用户   Q:什么样的用户才“配”做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其实谈的人很多了,但是我要说的是:不是所有人都配做种子用户,也不是第一批人就叫种子用户。   一些讲座群,群主非常辛苦地请各种大伽来做讲座,讲座时效果不错,但是没有讲座时,这个群马上就半死不活了。为什么?群主百思不得其解啊。因为这个群没有“土生土长”属于自己的大咖!   想一想,假如知乎只是请李开复、葛巾偶尔来做一次演讲,不只是大咖自己觉得与这个社群没关系,没有紧密的连接,社群用户也会觉得没有黏合力,社群没有吸引力,吸引他们的只是偶尔来做客的大咖而已。   一个社群一定要有自己的大咖!大咖就要从种子用户中来――种子用户一定要具有某种特点,使他“配”成为这个社群的种子用户。他们要么具有吸纳新人的特质,要么就要具有维持老用户黏性的特质。   这就要说到社群一定要有一定的复杂性了,虽说是具有某一共性的人聚集在一起成为社群,但是这种类同性在短暂的“哇终于找到同志了”的新鲜感和归属感过后,只会带来乏味。   曾经有个关于同学群结构的笑话――1、要有一个傻不拉叽的群主。2、要有几个风姿不减当年的万人迷。3、要有几名不甘老去的世俗愤青。4、要有几个三天两头晒养生的专家。5、要有几个有事没事经常对掐的好友。6、要有时不时蹦出几句冷幽默的疑似思想家。7、要有掌握各种小道消息的“内部”人士。8、要有几个爱发黄段子的奇才……一共18类,我就不多贴了。   说这段话的意思是:种子用户一定要精心筛选!请像综艺节目选不同定位角色一样去选取你的种子用户!一个社群里,一定要有能够承担不同任务的人,他们之间的冲突、张力、吸引、讨论等才会维持一个社群的基础活性。这就是用户结构的问题。   在营销经典著作《卖轮子》里提到了几种关键的角色:比如缔结者――拥有超强的个人魅力,是梦想和未来的贩卖者,仅靠一两次接触就能成交;向导者――对技术十分了解,能够根据不同客户要求研发解决方案;关系建设者――善于靠日积月累的公关赢取客户信任,能够尽可能为客户利益着想;销售领袖――带领一众普通销售人员,用标准化的客户服务卖尽量多的产品。   套用到社群里,起码要有超牛的专业人士,他们可能古板严肃宅男属性但是专业知识很牛逼或者资源很雄厚;还要有擅于插科打诨链接各方关系的万金油,他们的人缘特好,能卖萌能卖腐,情商特别高;还要有一些比较能挑起话题点的话痨型人物、一些总是能拿到小道消息的灵通人士等等等。   你如果仔细看综艺节目就会发现基本套路就是如此:一个比较博学比较话痨的灵魂主持人、一个常常犯二插科打诨的捧哏副手以及一个经常被黑出翔但还是蠢蠢惹人爱的萌货。   J:如何获得种子用户?   种子用户这阶段肯定要靠人力,靠人去推。怎么找?一是靠人脉推荐,二是笨方法,根据你的社群的定位,去微博、知乎、豆瓣、天涯等社区去挖,挖那些满足你刚才制定的用户结构的人,挖活跃度高、产出也高的人,挖意见领袖。―对一的沟通效果更好,这阶段就别想省劲。至于人家为什么来你这儿?请看下一节。   F:如何建立维系种子用户的机制?   万变不离其宗,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这方面其实用句术语说叫“社群的核心价值”,翻译成人话就是:这个社群能够为用户带来哪些利益?这要是想不明白,社群也别整了,因为你都没想明白聚集起这帮人来干什么。   还是解释―下吧,假如你是用户,你加入_个社群是为了什么?是获取知识?还是相亲约P?还是找工作?还是资源对接?其实一言以蔽之,互联网的最大优点就是降低寻找成本,寻找什么?忘了是58还是赶集网的广告词了,说得特明白:找工作找对象找房子找饭馆……甚至是找钱和找投资机会。那么有人问了:这些网站都做得那么全了,社群还能在这方面做出什么花样来?这位朋友我得说你很有思想,很擅于思考问题。对,社群与这类网站的区别是什么?社群是基于强关系的,具有更高的信任度。你是相信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还是更相信线上聊过线下见过的熟人?   有点说跑了,话说回来。秋叶这个人总结过七个社群短命的原因,什么失焦、蒸发、无聊、无首、暴政、骚扰和陈旧,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原因:没有持续为用户带来价值。   总结一下就是二十个字:线上多沟通,线下多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