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联想衰落是时代变迁的结局.doc
PAGE
PAGE 8
联想衰落是时代变迁的结局
通过对联想移动业务战略深度复盘,我们发现,联想最致命的死穴是其文化没有一点互联网时代的基因。
6月1日,联想集团突然发表声明:联想执行副总裁、移动业务集团总裁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刘军,将离开现在的岗位。同时宣布陈旭东出任移动业务集团领导人及摩托罗拉管理委员会主席,任命从即日起生效。这个变故尽管大家认为早晚会来,但还是来得太突然了点,令业界为之震动。
刘军的起伏成为联想发展的风向标
刘军何许人也?1993年加盟联想。这个清华大学高材生一进联想就从工程测试做起,很快崭露头角,29岁就当上了联想电脑的副总裁。赫赫有名的“联想屋顶图”理论就是柳传志提出,由刘军等干将发扬光大的,按照刘军自己的说法,他在联想的大熔炉里很快就从一个稚嫩的技术人员蜕变成为懂经营的“新商人”。刘军做事极其务实,扎实,少年老成,正是由于他踏实的工作作风,以及一路战功卓著,使他在联想深得柳传志和杨元庆的赏识。20多年里,让刘军最出名的还不是他的那些光辉业绩,而是他在联想的“两上两下”。2004年,联想遭遇了创建以来最大的挫折,三年战略规划没有完成,而且所有转型业务几乎全军覆没。当时一度盛传刘军已经被柳传志作为联想的接班人在培养了,只是由于联想并购IBM PC事件把这页闪过去了。2006年,当时的CEO阿梅里奥认为主管供应链的刘军表现不佳,而以杨元庆为首的中国人在董事会话语权不高,刘军被迫下课。对于这件事,柳传志曾回忆道:“专项战略委员会汇报的时候给刘军打的分数很低,我当时差一点流眼泪,一员大将的培养真的不知道经过多少磨难。”那次刘军出局后,笔者作为他的老部下还致电问候过。后来2009年,柳传志复出,刘军再次进入联想最高经营8人管理团队“联想执行委员会”。一直到今年,刘军一直主管着联想移动等新业务,成为事实上的“二把手”。这次的“二出局”,恐怕使刘军在联想的经历要画上句号了。这一切,很难说是刘军的错,他根植于联想,他的思路根本就是联想在PC时代思路的延续。规模、成本、供应链管理、渠道、拧毛巾……不就是联想PC成功的关键吗?
刘军此番下课的直接原因当然是业绩没做好。根据IDC发布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2015年第一季度,联想智能手机出货量为820万台,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050万台,同比下滑22%;联想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也由2014年第一季度的10.2%下滑至如今的 8.3%,落后于苹果、小米、华为、三星,排在第五名。这与联想手机业务在1~2年内做到中国市场第一的目标渐行渐远。联想为什么这么重视移动业务,目的是不言而喻的。在全球PC市场早已饱和并呈下降趋势后,后PC时代产品(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家居等)就是新的增长点,此一仗的输赢将决定联想还有没有未来。其中智能手机是最大的一块蛋糕。笔者在《我在联想的七年》中对联想有两点评价:一是在管理方面,联想无可争议地是中国优秀企业的一面旗帜,值得无数企业去学习;二是在战略方面,联想是没有太大发展前途的企业,联想只能在PC领域耗下去。而后PC时代的业务,联想没有太多的机会。这个预测说了10年了,现在来看基本得到了验证。
联想战略首役尸横遍野
联想失去战略感并不是出于领导人的本意。老柳的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把“战略”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即便是在杨元庆领衔新联想集团后,也始终重视战略方向。
早在2000年,刚接过帅旗的杨元庆就雄心勃勃地开始制订三年战略规划,立志从100多亿做到600亿,业务从PC,做到包括IT集成、互联网、手机、软件等一条完整的IT产业链。为此,不惜花巨资请来麦肯锡为联想把脉。但是很可惜,三年后,联想除了PC,其他新业务几乎全军覆没,营业额也仅做到300亿,离目标相去甚远。那是联想最有计划制定的战略,也是输得最惨的一个战略。其实通过那次惨败,已经证明:联想只能做他最熟悉的PC。其他IT相关业务,一个都做不了。事后的行动也表明,联想放弃了原来宏大的战略构想,业务完全回归到PC领域,正好IBM要出售他的“鸡肋”PC业务,联想趁势拿下,一举把PC做到了全球老大。
联想战略次役惨胜
在联想消化IBM PC时,应该说也是非常危险的。从元庆力主要拿下IBM PC时,以柳传志为首的董事会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并不同意,而且预见到后面会遇到的一系列风险,特别是“文化融合”的风险。果不其然,2009年的危机几乎毁了这次并购案。最惨一个季度亏损了将近一亿美金。万般无奈之下,柳传志只好披挂上阵重新出山,带领联想背水一战。此时联想只有一招――压缩成本,这是联想在中国起家的独家“秘籍”。为此,三个出手动作一气呵成:一是大幅砍掉老外管理层,他们的高薪与“占着茅坑不拉屎”实在是让人郁闷;二是在生产、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