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花岗质岩及相关岩类选编
第六章 花岗岩类及相关岩石;
一、花岗岩类的特征及主要种属
二、花岗岩类岩浆的成因概述
三、花岗岩类的成因类型
四、花岗岩类形成的构造背景;一、花岗岩类的特征及主要种属
中性岩类(SiO2=53-66%)
钙碱性岩类(δ3.3 ;如闪长岩)
钙碱性-碱性岩类(δ3.3-9;如正长岩)
酸性岩类(SiO266%)
钙碱性系列(δ3.3;如狭义的花岗岩)
碱性系列(δ3.3-9;如碱性花岗岩)
狭义花岗岩:是指SiO266%,石英含量大于20%,主要组成矿物为石英、碱性长石的酸性侵入岩
广义花岗岩类:指花岗岩及与花岗岩具密切共生关系,SiO253%,矿物成分以含石英(5%)和长石为主的中酸性侵入岩 ;1.花岗岩
化学成分:SiO2高(66%),富K2O+Na2O,低FeOt、MgO 、CaO
矿物成分:
浅色矿物:石英、碱性长石、酸性斜长石组成
暗色矿物:一般15% ,黑云母、角闪石,可有少量辉石;结构:
花岗结构
条纹结构
文象结构
蠕虫结构;产状分布
分布最广。在我国华南地区花岗岩约占据了全区面积的1/4,其中主要是钙碱性花岗岩,碱性花岗岩极少
主要分布在活动带及地台结晶基底上。
矿产:重要的常用建筑材料。与花岗岩类有成因联系的矿产有稀有、放射性、W、Sn、Mo、Cu、Fe、Pb、Zn、Au等;花岗岩granite;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斜长花岗岩(plagioclase granite);石英斑岩(quartz-porphyry);花岗斑岩(granite-porphyry);2.闪长岩类
化学成分:
SiO2介于53-66%之间,
与基性岩相比,SiO2、Al2O3、K2O、Na2O较高,MgO、FeOt、CaO偏低
矿物成分:
浅色矿物:
斜长石,中长石或更长石,环带结构发育
不含石英或石英5%,向酸性岩过渡者,可达5-20%
钾长石含量少,含量高时向正长岩过度(二长岩)
暗色矿物:
角闪石,可含少量的黑云母
向辉长岩过渡的种属中可含较多的辉石
暗色矿物含量在15-40%之间,通常为20-35%;产状:
与花岗岩体共生,构成岩体的边缘部分
与辉长岩类有关,有的岩体下部为辉长岩,上部为闪长岩
独立产出的闪长岩株
矿产:
闪长??体与内生铁、铜矿床关系密切,尤其是在与与碳酸盐的接触带上常形成重要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闪长岩(diorite); 3.正长岩类
化学成分:
SiO2 含量与闪长岩相当,
碱含量较高,K2O+Na2O约9%左右,
δ在3.3-9之间,界于钙碱性与过碱性之间的岩石
矿物成分:
浅色矿物:
碱性长石,少量斜长石,石英或似长石
暗色矿物:
角闪石、辉石及黑云母;结构构造:半自形粒状结构为主,与闪长岩过渡的二长岩中,常见二长结构
主要为块状构造,亦见条带状构造
常见种属:正长岩、石英正长岩、碱性正长岩及正长斑岩
产状分布:正长岩类分布较少,常和花岗岩、闪长岩及碱性岩体伴生;也可形成独立的岩体;常以脉状产出,侵位于岩浆活动晚期。
有关的矿床:主要是矽卡岩型铁矿,碱性正长岩有关的是一些稀有及放射性元素矿床
;正长岩(syenite);1-石英石岩;2-富石英花岗岩;3-碱长花岗岩;4-花岗岩;5-二长花岗岩;6-花岗闪长岩;7-英云闪长岩(斜长花岗岩);8-碱性长石石英正长岩;9-石英正长岩;10-石英二长岩;11-石英闪长岩;12-石英二长闪长岩;13-碱性长石正长岩;14-正长岩;15-二长岩;16-闪长岩;17-二长闪长岩;5.中酸性侵入岩特征总结
A:侵入岩类;B. 浅成岩类
花岗斑岩(granite-porphyry)
石英斑岩(quartz-porphyry)微晶闪长岩(Microdiorite)
闪长玢岩(Diorite-porphyrite)
C. 脉岩(二分脉岩)
浅色:细晶岩(aplite)
伟晶岩(Pegmatite)
暗色:煌斑岩等;细晶岩;伟晶岩;;捕虏体;二、花岗岩类岩浆的成因概述
1.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的成因:
(1)幔源岩浆:高镁安山岩
(2)下地壳部分熔融
(3)结晶分异;安山岩线;2.酸性岩(花岗岩/流纹岩)的成因:
(1)地壳深熔作用:花岗岩浆生成的主要方式
(2)幔源:过碱性花岗岩/流纹岩
(3)幔源岩浆同化地壳物质后发生分异作用:AFC过程
(4)结晶分异
(5)岩浆混合作用;地壳深熔作用;岩浆的同化混染/分离结晶;岩浆分离结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及服务承诺.docx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崇尚法治精神.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青岛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2024高考物理(四川卷).doc
- 粤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材习题解答.pdf
- 专题14 世界区域地理-备战2023年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优质课件.pptx VIP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9电路的频率响应.ppt
- 从优秀走向卓越——高中阶段的优生培养策略课件高中尖子生培养主题班会.pptx VIP
- 北京市清华大学中学2025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
- 电路分析基础 教学课件 作者 史健芳 陈惠英 李凤莲 等 ch8三相电路.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