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浅析.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 ;课前预习;2.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叫做纯净物。 4.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_____对空气造成污染。有害气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一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某班同学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的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知识点二 空气的成分及用途 ;知识点三 空气的污染和防治;知识点四 纯净物和混合物 ;1.了解空气主要成分及其主要用途。 2.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4.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典例精析 例题:(2014株洲)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湖南株洲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B.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活泼的是氮气 C.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 D.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解析:空气主要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和二氧化碳等气体混合而成,故属于混合物;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但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因此呼吸、燃烧、炼钢、化工生产等都要用到氧气;空气中的各种成分都有非常重要的用途,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空气,故要保护空气,防止污染空气。;要注意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操作要领:(1)装置气密性要好;(2)红磷的量要足;(3)要等到装置完全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课后提升;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有很多物质,其中只有氧气是有用的,其他是有害的 B.空气中只有氧气能提供呼吸,氮气不能供给呼吸,且对人体有害 C.把空气中的其他成分都分离去,只留下氧气,对人类更有利 D.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是维持自然生命的支柱,防止空气污染是极其重要的;4.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体积比可以是( ) A.1∶2   B.1∶5   C.1∶6   D.21∶79 5.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6.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常附有一层水珠:   。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______。 (3)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其表面会生成一层白膜:__________。;7.19世纪末,物理学家瑞利在研究中发现,???空气中分离得出的氮气密度,与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有0.0064 kg/m3的差异,他没有放过这一差异,在化学家拉姆塞的合作下,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于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的氩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①氩气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②瑞利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是纯净物;③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④瑞利发现,从含氮物质制得的氮气密度大于从空气中分离的氮气的密度;某课外活动小组在学习了书本“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后,知道P2O5不能随便排放到空气中,否则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请根据你对上述实验的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结束后,注射器内的气体体积理论上应该减少约____ mL。 (2)在实验的加热过程中,交替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实验只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一种方法,你认为造成该实验不够精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种)。 (4)此装置比课本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