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固体物理 2.1_晶体衍射.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固体物理 2.1_晶体衍射.pdf

第 2 章 晶体衍射和倒格子 2.1 晶体衍射 本章目的: 探测、验证第一章所讨论的晶体的周 期性、对称性结构。 了解某种晶体内的原子排列情况--点阵的分 布情况。(显微镜、粒子衍射) 了解不同基元情况对衍射性质的影响- -基元原子分布的影响。 第 2 章 晶体衍射和倒格子 2.1 晶体衍射 一、X 射线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95年11月发现 12月22日伦琴为夫人的手拍下了第一 张 X 光照片 1901年伦琴获第一个诺贝尔物理 学奖 2 第 2 章 晶体衍射和倒格子 2.1 晶体衍射 ? X射线的发现 伦琴是德国维尔茨堡大学的教授。1895年11月8 日,伦琴像平时一样把一只放电管用黑纸严严实 实地裹起来,把房间弄黑,接通感应圈,使高压放电通过放电管,黑纸没有漏光,一切正常后他截断 电流,准备做每天做的实验——放电实验。突然,眼前似乎闪过一丝微绿色荧光。刚才放电管是用黑 纸包着的,荧光屏也没有竖起,怎么会有荧光呢? 伦琴以为是自己的错觉,于是又重新做放电实验,但荧光又出现了。伦琴大为震惊,他一把抓过 桌上的火柴,嚓的一声划亮。原来离工作台 1米远处立着一个亚铂氰化钡小屏,荧光是从那里发出的。 但是由放电管阴极发出的射线——阴极射线是不能通过数厘米厚的空气的,怎么能使 1米远处的荧光 屏闪光呢?莫非是一种未发现的新射线? 伦琴兴奋地托起荧光屏,一前一后地挪动位置,可是那一丝绿光总不会逝去。看来这种射线的穿 透能力很强,与距离没有多大关系。那么除了空气外它还能不能穿透其他物质呢?他试着用书、薄铝 片挡住射线,荧光屏上照样出现亮光,当他用一张薄铅片挡住射线时,亮光没了。现在可以肯定确实 是有一种新射线,因为对这种射线还不了解,所以伦琴给它取名为“X射线”。 伦琴有两个习惯,一是喜欢一个人干,经常是连助手都不要;二是没有得到最后结果决不透露一 点消息。次后,伦琴就整日钻在实验室里。 这天,妻子贝尔格偷头溜进实验室,这次伦琴破天荒邀请她协助实验。突然,贝尔格喊道:“妖 魔,妖魔你这实验室里出了妖魔!”“贝尔格,你冷静点!我就在你跟前,别怕,你刚才看见什么 了?”“刚才太可怕了,我的两只手只剩下几根骨头了。”伦琴一听,一拍额头,说道:“亲爱的, 我们是发现了有种妖魔,这家伙能穿过人的血肉,也许这正是它的用途呢?不要慌,我们再来试一 遍。” 这次,伦琴将自己的手伸在屏幕上,果然显出五根指骨的影子。然后他又取出一个装有照相底板 的暗盒,让贝尔格将一只手平放在上面,再用放电管对准,这样照射了15分钟。底片在显影液里捞出 来后手部的骨骼清晰可见。 伦琴高兴极了,他终于发现了X射线,这个发现成为19世纪90年代物理学 上的三大发现之一,为此,伦琴于1901年荣获全世界首次颁发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3 第 2 章 晶体衍射和倒格子 2.1 晶体衍射 在19 世纪,科学家们在研究真空放电时发现了阴极射线,然而什么是阴极射线的本质?有人认为它是由带电的物质微粒组成的,有人 认为它是一种以太的振动,这一有争论的阴极射线问题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和兴趣,成为了那时物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 德国物理学家伦琴(1845―1923)也热心地投身于这一研究之中。他在进行关于阴极射线的实验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意外的现象,即每 次放电管放电时都出现同样的荧光,将屏幕移至一米乃至二米远处仍可见到这种荧光,这与他所熟悉的阴极射线在空气中只能穿 行几个厘米的事实相矛盾。这种荧光是什么性质的光?它来自哪里?伦琴感到十分惊奇和困惑。他立即盯住这个奇异现象,在 1895年底,一连几个星期几乎昼夜不停地对它进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