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店面幌子(招牌)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旧时店面幌子(招牌)汇

 HYPERLINK / \o 宁王金陵节度使的角落 \t _blank 在线  HYPERLINK /sendto.asp \o 给\“宁王金陵节度使\”留言 \t _blank 宁王金陵节度使 发表于:10-09-17 06:12 [ HYPERLINK /d130250066.htm \o 只看该作者 只看该作者]   我国工商业门面前的行业幌子(包括招牌),也称“市招”,其历史悠久,发起年代至今仍未能详尽考证,但在商业文化和民俗流传中却占应有地位。本文仅就北京地区解放前遗留下来的若干行业仍然挑挂幌子和招牌的情况作些回忆。   我国虽人口众多,为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在文化普及上极不平衡,几千年来历代出现了众多先哲先贤,但广大百姓的文化水平却很低,形成了文化上的两个极端。因此,各业铺户创造了代表本行的条幌和招牌,以利雇主辨认,达到业务兴隆,增进财源的目的。   以下仅按人民的衣、食、住、用、游几方面的铺户幌子和招牌简要叙述:   (一)布铺 布铺的幌子是门前上方横挂一块(或两块)长方形布,似大旗迎风飘展,其尺寸大小根据各店的门面宽窄、有无楼层规模而定,大旗上下方横穿相等宽度的竹竿支撑,旗心为白色褡裢布,四周饰红色或天蓝色布边,上方为平形,左、右、下方为圆形锯齿豁口,中间为布质红字或黑字,上有“XX绸缎庄”或“XX绸布店”,左有“绸缎呢绒”,右有“花素布匹”等字样。此布幌均由旗帜套垫业加工制作。   (二)新衣庄 新衣庄是专售自制(另设作坊)单褂(上衣)、单裤、棉袄、棉裤、布袜、棉被褥、枕头等成品的店铺。过去如来京学徒、由原籍来京进店铺打工的农民,及至年终回家探亲,都因在京无家眷则购其成品(似今天的古老的服装店),这类店铺规模较小,品种单一。所售商品是在门外两旁设两个方型立式木质玻璃柜橱,清晨开业后放入被褥,上顶间挂一只布袜(秋冬季挂夹、棉袜),这就是橱窗式的招牌了。   (三)帽铺 早年帽铺条幌不详,唯前门外鲜鱼口路南田老泉帽铺(兼售毡帽、毡靴鞋)除门面上字号匾额外,在大门两侧竖立一对四尺高凳,上坐约二尺高木雕金脸的小黑猴,两前爪交叉抱一个金元宝。年久,居民都习惯叫“黑猴家”,则把田老泉字号忘记,这一对黑猴实际形成了帽店的商标招牌。另外30年代,王府井大街路东的同升和鞋帽店在门外上方安装了冲天琉璃管灯,在“同升和”三字下边装饰成一个红色礼帽帽形,帽形下是一个“店”字。这种新型招牌就进步多了!其它全市帽业则以大玻璃橱窗内陈列各种时式实物帽样为号召,以便招揽顾客。   (四)鞋铺 过去鞋铺是以招牌作为幌子,在门面前房柱上横一条铁棍儿,外端设钩环,挂一块约一尺宽、四尺高的木牌,漆白色地,四角绘有云头纹图,中间漆画一只黑色白底大长筒朝靴,牌下端有铁环钩于地面,以免大风摇摆。在30年代有一家鞋店的招牌独出新栽,该铺是崇外木厂胡同路北新开张的一成鞋店,在门外的房檐上固定吊装一只大千层底的鞋底,宽约二尺五,高约六尺,并在电台上大肆宣传称“千底大王”,当时业务也曾风光一时。   此外,如绱鞋铺只给居民加工纳鞋,其招牌与鞋铺同,只是中间加了方口、圆口皂鞋,骆驼鞍棉鞋等鞋形,旁写“正统”、“反绱”、“缉口”等字样,而且招牌的尺寸小多了。   (五)棉花铺 棉花铺和弹棉花铺是一商一工,但幌子相同,在房前吊铁钩环,上挂一个直径约一尺二寸的大扁圆棉花球,球腰间用三寸红布条围妥,在棉球上下之间用多条细小线缠好似倭瓜形,防止刮风松散,球下端有一尺红线绳系一块四寸宽一尺五长的红布条,遇有阴雨天气随时用挑竿摘下。   (六)线店 线店是专营销售棉线、丝线店铺和专给织布业、针织业架线的店铺(不包括小百货铺),该业的幌子是用一尺五宽、三至四寸厚的木板浮雕而成,其上下端是两个云头形,两个云头中间浮雕线绺,云头漆成黑色,中间线绺漆成黑、白、红、蓝、绿等色,云头上端挂在钩环上,云头下端系一红布条。   (七)茶馆 茶馆的幌子是在房檐下吊四块小牌(宽约四寸,上下高一尺二寸),下系一块红布条(清真馆系蓝布条),夏季门外如搭苇席凉棚则将挂钩吊在前方的棚杆上,另设若干长铁吊钩,以备老茶客挂岛笼用。其每一块木牌写两种茶名(正反面)如:毛尖、雨前、大方、香片、龙井、雀舌、碧螺。普洱等字样。   (八)酒铺 酒铺的幌子是挂一个红葫芦,上插红布小三角旗,但这多指城外关厢、四乡八镇、农村小酒馆和临大道酒摊。城内的批发酒店不挂。我国有许多葫芦装酒的传说和描写,如八仙中李铁拐的大葫芦,既装药又装酒;吕洞宾的小葫芦装酒;林冲在风雪山神庙沽酒时的葫芦挂在大枪杆上。   (九)饭庄 饭馆业根据规模和服务方式分堂、楼、居、轩、园、馆多种类型以适合顾客光顾,但其幌子形式统一,只有招牌上的字略有

文档评论(0)

jiupshaieuk1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1213523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