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环境工程概论阶段练习1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工程概论阶段练习1汇

PAGE  PAGE 3 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环境工程概论》 第一阶段练习题 环境的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环境要素可分为: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环境要素(包括经济环境)。 按自然环境的要素可分为: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及生物环境; 如按照性质分类,可分为: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和生物环境。 由近及远、由小到大分为:聚落环境、地理环境、地质环境和星际环境 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环境容量 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评定环境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是确定具体的环境质量要素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对照环境质量紧密相关的环境质量标准体系,通过环境质量评价的结果来表征。 环境质量是环境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 环境容量包括自然环境容量和社会环境容量。自然环境容量是指 HYPERLINK /define_result.aspx?searchword=%e8%87%aa%e7%84%b6%e7%95%8c 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的各种自然条件包括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HYPERLINK /define_result.aspx?searchword=%e7%a4%be%e4%bc%9a%e7%8e%af%e5%a2%83 社会环境容量是指资源、经济、人口在同一时空中的总效应。 人类生存、自然生态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经过其自然净化能力,在特定的污染源布局和结构条件下,为达到环境目标值,所容许的污染物的最大排放量是环境保护管理中通常所指的环境容量。 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什么是第一环境问题,什么是第二环境问题?(P5-7)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引起环境质量恶化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或灾害,甚至对人体健康带来有害影响的现象。 由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叫第一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及人为因素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叫第二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物入侵人体的途径和危害,环境保护的内容与任务。 有毒的环境污染物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侵入人体。大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烟尘,主要通过呼吸道作用人体;水体和土壤中的毒物,主要通过饮用水和食物经过消化道被人体所吸收;而一些脂溶性毒物如苯、有机磷酸酯类和农药,以及能与皮肤的酯中酸根结合的毒物如汞、砷等经过皮肤被人体吸收。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途径,即1.呼吸道系统;2消化道系统;3皮肤。 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按时间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远期危害三种。 1.急性危害 在短期内(或一次性的,通常是由事故引起),有害物大量进入人或动物机体所引起的中毒为急性中毒。急性毒作用一般以半数有效量(ED50)或半数致死浓度(CD50)来表示。 2慢性危害 有害物质经过长时期的持续作用人或动物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一般要经过长时间之后才逐渐显露出来。但污染物长时间作用机体,往往会损及体内的遗传物质,引起突变,给机体带来远期危害,甚至通过遗传影响到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因此,慢性毒作用对人体的损害可能比急性毒作用更加深远和严重。 3远期危害 远期作用包括三致作用,即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 环境保护就是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破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造福人民、贻惠于子孙后代。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破坏的情况。 任何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有机体及其生存环境所组成的。每一个生态系统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命物质等四部分。 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都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就叫生态平衡。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平衡还表现在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有三种情况:1.是生物种类成分的改变;2.是环境因素的改3.是信息系统的破坏。 土地资源的特殊性 土地的基本属性是位置固定、面积有限和不可代替。 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主要能源:石油、天然气、煤;非化石能??(生物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一次能源 能源 二次能源 常规能源 新能源 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 再生能源 非再生能源 水力 煤炭、石油、天然气、核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