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讲 压力:来源及影响汇
第四讲 压力:来源及影响
压力的基本概念、类型及其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压力及压力源
压力研究大师汉斯·塞尔耶曾说过:压力就像相对论一样,是一个广为人知,但却很少有人彻底了解的科学概念。
一、压力(Stress)的概念
(一)物质力量的观点: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
(二)心理学的观点:紧张或唤醒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三)生理学的观点:人体对需要或伤害侵入的一种生理反应
(四)综合的观点:压力是刺激,也是反应,且不止于此。它是一个过程,是个体对被判断为挑战性或威胁性事件的知觉和反应
二、压力的来源:
(一)压力源的概念
日常所说的压力,往往是指客观存在威胁或挑战,我们将此称为压力源。压力源是引发反应的实际事件。
(二)压力源的类型
对于压力源有一些角度不同的类型划分:
1、有三种主要的压力源:身体的生理适应机制,环境刺激和我们的思想。
先天的生理性的压力反应本身构成了压力的一个来源。
遭遇压力时,身体的调整中心发出信息以调动全身的能量来直面压力,或逃避压力,可以称之为战反应和逃反应。反应包括一系列的变化:瞳孔放大,听觉敏锐,肌肉紧张,心率加快等等,这些身体的自然反应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加有力地应对压力情景,但同时产生紧张感,在体内形成对个体的压力;
压力的第二个来源是来自于环境。
环境里各种不可控制和难以控制的事件,或者各种突发事件是压力的主要来源。每个人都会遭遇到大大小小许多压力源,作为学生,考试,论文,面试,找工作,交往冲突、社会关系等等,其中都可能蕴涵着压力导火线;
物理环境压力源:噪音、拥挤、自然灾害
压力的第三个来源是我们自己的思想。
实际上,压力不仅仅来自压力源,当我们想象或预期一种威胁情景时也会带来压力感,而且对压力情景的评价会造成不同的压力。它与现实的压力情景给我们造成的压力水平是差不多的。
2、压力源的种类:生物性压力源、心理性压力源、社会文化性压力源。
(1) 生物性压力源:
是借助于人的肉体直接发生刺激作用的刺激物,包括各种物理、化学刺激在内的生物性刺激,如使机体不适的温度、强烈的噪音、病菌、病毒的侵害等。这类压力源作用的特点一般是首先引起生理反应,然后随着人们对生理反应的认识评价和归因过程,才会导致压力状态和心理反应。
(2)心理性压力源:
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现实中经常发生的动机冲突、挫折情境、人际关系失调及预期的或回忆性的紧张状态。
动机冲突: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两个以上所欲求的而又不可能达到或不能全部达到的目标而使萌发的动机不能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从而引起心理失衡,成为造成压力状态的心理根源。
动机冲突的种类:
双趋式冲突:
指个体活动中同时并存着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而发生两个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条件限制,无法同时获取两个目的,就是所谓“二者不可兼得”,在心理上产生难以做出取舍时的双趋冲突情境。
双避式冲突:
指个体同时遇到两个对自身不利的、具有威胁性的事物都想避开,但欲避其一,却无法避其二,即“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做出选择时便会产生这种冲突。
趋避式冲突情境:
指个体对于同一目标同时存在有利一面和不利一面,决断时要考虑利害得失。
双重趋避式冲突:
指两个目标同时具有好与恶的倾向。
B、挫折情境:指人在为了满足需要,达到某种目标的过程中受到了难以逾越的障碍,致使目标无法达到、需要不能满足,同时产生紧张情绪体验,从而造成压力状态的心理根源。
C、人际关系失调:是指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不能协调一致,形成矛盾冲突,从而影响到人的心理平衡和情绪稳定。
(3)社会文化性压力源:
社会文化因素是造成人的压力状态的最普遍最重要的压力源。尤其是急剧的社会文化的大变动,如战争、“十年文革”。
3、压力源的特征
当事件具有以下的三个特征时,容易产生压力感:
不可控性:
一个人越是觉得一件事情无法控制,就越有可能将此事件视为压力。亲人死亡,交通事故,失业,这些事件之所以会给我们造成压力,是因为我们不能控制它们,也没有办法防止它的发生。
(2)不确定性:
确定性是就能否预见事情的未来发展而言的。能够预期压力事件的发生——甚至在个体无法控制时——也常常能降低压力的程度。一些严重的疾病因为治疗结果的无法确定,常常给病人及其家属带来很大的压力。一些工作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那些需要常年在海上漂泊的海员,时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样的职业对于工作者本人,其家人都是很大的压力。
(3)挑战极限:
一些情景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控制或预期的,但是可能仍然被看作是压力。因为有些事情即使投入全力也感到难以对付,这就是考验我们的极限,包括能力的、知识的或是体力的极限,而且可能挑战到我们的自我概念。比如,蹬山、攀岩、蹦极运动,又如重要的考试,不仅对生理和智力是一种挑战,而且可能威胁到自我信念。但是,这种挑战所带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技术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docx VIP
- 专题05 名著导读【备考2025】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版(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群建阀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VIP
- GA_T 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pdf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docx VIP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4500词汇[宝典].doc
- 体育馆会堂网架提升专项施工方案.doc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及运用对策.pptx VIP
- 2020年2月四川省喜德县医院系统(卫生类)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