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的护理的论文.docVIP

简易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的护理的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易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的护理的论文.doc

  简易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的护理的论文 简易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的护理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简易立体定向;微创手术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后台工作qq:928333977) 高血压脑出血是神经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具有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预后差等临床特点。简易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病人是我科2002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立项的一个技术攻关项目,并于2007年通过科研成果鉴定。简易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粉碎清除术为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为了更好地配合微创技术的开展,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70例患者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5岁,意识水平介于清醒至昏迷。经ct检查:脑叶出血25例,丘脑出血1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33例,均有高血压病史。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量在10~90 ml。. 2.治疗方法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做好术前准备,尽早手术,如已发生脑疝更应分秒必争,一般不超过24 h。根据ct片选择病灶面积最大层面中点为靶点,利用两点一线及两个相交平面具有共同相交线的原理,采用yli型颅穿针在局麻下经头皮钻颅骨直达血肿中心进行粉碎、液化、抽吸。 3.治疗结果   70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术后ct复查结果显著均达术前所定靶点,第一天复查ct结果显示血肿清除率大于75%共67例。   护理措施   1.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情况做好心理准备。绝大多数清醒的患者,无论病情轻重,对脑外科手术均有焦虑反应,对突然发生的感觉障碍和肢体瘫痪表现出情绪沮丧、悲观甚至绝望。有些患者还同时伴有失语或发音不清症状,对不能表达情感及对日后生活能力内心感到苦闷、恐惧。此时当班护士应做好解释工作,可用穿刺成功的病例说服患者,清除其心理阴影及思想顾虑,以增强患者信心使其配合治疗。对有意识障碍及昏迷的患者,首先安慰家属使其情绪稳定,头脑清醒。耐心介绍简易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优点、手术的大致过程、手术的最佳时间、手术的预后等;使家属充分认识到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及时履行医疗签字手续,争分夺秒抢救患者的生命。 (2)患者的准备   术前掌握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适应证及手术的常见并发症。遵医嘱急抽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糖、血电解质等相关检查,必要时配血。手术区备皮,暖肥皂水清洗头皮,用18号直血管钳夹住双面不锈钢刀片剃除头发,剃完用爽身粉干燥头部后毛巾擦拭干净,剃发过程中动作轻柔、麻利,以免损伤头皮引起感染,整个过程不超过10 min。常规留置尿管,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予术前用药,对躁动患者应用安定,以防病人术中躁动发生意外,使用大小合适的约束带保护约束病人健侧肢体。   2.术中配合   术中医护配合是手术顺利的必要条件。护士应思维、动作敏捷,协助医生摆好患者体位,固定头部,尤其是使用电钻钻孔过程中,以免进针角度差异产生术点移位。手术过程中须应用性能良好的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病人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瞳孔的变化,及时递送术中用物。协助医生包扎固定穿刺伤口及引流装置,准确记录抽出积血量和性质,整理床单。 3.术后护理 (1)术后体位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尽量采取健侧卧位,以保持颅内引流管通畅。患者枕下置一20 cm×30 cm的小棉枕,使其头部舒适。 (2)血肿腔引流管的观察   术后将患者的头偏向健侧,保持引流管通畅,向家属详细介绍引流的目的与重要性,以取得合作。术后引流管即接密闭式无菌引流瓶装置,单纯颅内血肿引流时采用低位引流的方法,确保引流管通畅,自然放置床边固定;若血肿腔或侧脑室引流已与脑室相通时,则颅内引流管固定高度为平行脑室平面上15 cm,避免大量脑脊液经引流管外流引起低颅压性头痛。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及量,若发现引流液颜色鲜红、量明显增多,应考虑是否有新的出血,需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复查ct以对症处理。搬运病人时需先夹闭固定引流管,以免搬运过程中造成逆行引流及颅内压波动过大引起脑疝。置管时间一般不超过7天,置管过程中应经常挤压引流管,使其引流通畅,预防血块填塞引流管,挤压前应先用石蜡油涂抹引流管外端,以防挤压过度造成引流管断裂。要时刻预防引流管受压、打折、脱出。每天在无菌操作下向血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