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概述a选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经概述a选编

;诗经;古体诗(古诗) 杂言:四言 七言 五、六言;;时期;时期;; 或有问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 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动, 性之欲也 。夫既有欲矣, 则不能无思。 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 则言之所不能尽。尔发於咨嗟咏叹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响节族(音奏)而不能已焉。 此诗之所以作也。 ——朱熹《诗集传序》 ; 我们的祖先原始人,原是连话也 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须发表意 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 那时大家拾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 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 那么这就是创作……他当然就是作家, 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鲁迅 ;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1)朱熹《集注》曰:《诗》三百十一篇,言三百者,举大数也。 (2)蔽,概括。 (3)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炯(其非火字旁,马字旁也)》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孔子在此借用为“思想”解。 译:孔子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不邪。” ;第一节《诗经》概说;第二节《诗经》的编集;;;; 3、春秋时期诸侯宴飨和出使,常赋诗言志,所赋之诗多为《诗经》。而赋诗言志之风,早在孔子之前就已经存在。 4、孔子曾骂过“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主张“放郑声”。但现本《诗经》郑卫民歌依然很多。 可见,说《诗经》由他删选而成,则是不可信的。孔子对“诗”可能作过“正乐”的工作,甚至也可能对“诗”的内容和文字有些加工整理。;第三节《诗经》的分类;;;;;总结; 二、《诗经》内容 1、祭祖颂歌:《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赞颂了后稷、公刘、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业绩,反映了西周开国的历史。 《生民》记述后稷创建农业的事迹,采用铺叙手法,歌颂后稷功德,富有传奇色彩。孙鑛《评诗经》:“次第铺叙,不惟记其事,兼貌其状,描摹如纤,绝有境之态。”; 2、农事诗: 《诗经》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是耕种藉田,春夏祈谷、秋冬报祭时的祭祀乐歌,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映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 《豳风·七月》是极古老的农事诗,是风诗中最长的一篇,一般以为产生于西周初。与《周颂》中的农事诗不同,它以相当长的篇幅,叙述农夫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并记载了当时的农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像是记农历的歌谣。 文献价值:这首诗提供了极可贵的历史资料, 研究古代农业发展状况、古代气候的学者都必须参考。 ; 从艺术上看,《七月》用赋的手法,从七月写起,按农事活动的顺序,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把风俗景物和农夫生活结合起来,朴实、生动地描摹了西周农人的生活状况。 清代崔述:“读《七月》,如入桃源之中,衣冠朴古,天真烂漫,熙熙乎太古也”。 从文学史来说,是后代田家诗的滥觞。 ; 3、燕飨诗 《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享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周之国君、诸侯、群臣大都是同姓子弟或姻亲,周统治者十分重视血缘亲族关系,利用这种宗法关系来加强统治。燕飨不是单纯为了享乐,而有政治目的。在这些宴饮中,发挥的是亲亲之道,宗法之义。 ; 《小雅·鹿鸣》是天子宴群臣嘉宾之诗,后来也被用于贵族宴会宾客。宴饮中的仪式,体现了礼的规则和人的内在道德风范。燕飨诗以文学的形式,表现了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些侧面。 ; 4、怨刺诗 西周中叶以后,针砭时政的怨刺诗出现了,这些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 所谓“变风”、“变雅”:《礼记经解》说:“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是后世经学家纳入伦理轨道后对《诗经》作品的主观解说,即指“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诗经》确有不少含蓄蕴藉的作品,但也有一些直吐怒骂之作,这些作品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多具忧世之怀”,“有忧生之意”。(刘熙载《艺概》) ; 5、战争徭役诗 战争徭役诗有30首,战争与徭役在作品中一般被称为“王事”: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小雅·采薇》) 王事靡盬,不能艺稷黍。(《唐风·鸨羽》) 王事靡盬,忧我父母。(《小雅·北山》) 战争徭役诗的主旋律:周人重农尊亲,战争诗和徭役诗,大多表现为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为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从而凸现了较强的周民族农业文化的心理特点。 ; 《诗经》战争诗有两种情况: 其一、对周边民族的抵御与进攻(积极防御)。《小雅·采薇》对侵犯者充满了愤怒,洋溢着战胜侵犯者激情,但同时又反映出对久戌不归的厌倦,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