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空调授课2教程
空调与热泵;;;二.处理设备的类型;;2.表面式:
特点:介质不与空气直接接触,通过设备的金属表面来间接进行
介质:水、蒸汽、制冷剂等
设备:空气加热器(暖气片)、表冷器
;;3.其它处理设备:
电加热器、固体吸湿剂设备在对空气的处理过程中没有参与热湿交换的介质,作用原理不同。
喷水室和表面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
直接接触式设备的理论基础是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 ;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一.热湿交换原理:;1.热交换
如果边界层饱和空气温度高于主体空气,则边界层向周围空气传热,反之,主体空气向边界层传热
;一.热湿交换原理:;未饱和空气;湿交换量:;一.热湿交换原理:;从水侧来看,交换的结果是水温的具体变化,dtw可以测出来; dF是与空气接触的真实水表面积,按面积积分可以得到总热交换量。但因为水(水滴)的表面积有时很难确定,实际计算有困难。
公式说明了热湿交换设备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指明了影响热湿交换的因素,根据饱和层和空气之间的温差、含湿量差,可以判断经过热湿交换后空气状态将如何变化。;二.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 假想条件下,主体空气都能达到饱和状态,即终状态点都位于h-d图的饱和曲线上,温度等于水温。给定水温不同,终状态点也不同,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也不同,共有七种典型的空气状态变化过程。;A-2:tw=tL 主体空气和温度等于tL的冷水接触,饱和边界层的温度tb=tL,db等于露点温度下的饱和含湿量
; A-4:tw=ts ,tb=ts
db等于湿球温度下的饱和含湿量
tAtb有显热交换
dAdb 有潜热交换 ; A-6:tw=tA 温度等于空气干球温度的水与空气直接接触,
tb=tA,db等于干球温度下的饱和含湿量
;A-1过程:减湿冷却
当 tLtwts时
A-3过程:减焓加湿
当 tstwtA时
A-5过程:增焓加湿
当 twtA时
A-7过程:增温加湿
;二.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对于G Kg/s的空气失去的显热又以潜热形式回到空气中;由①、②得;三.刘易斯关系式及其应用;为边界层饱和空气的焓:; 刘伊斯关系式并不见得适合所有的用水处理空气的过程。
“质交换理论”中介绍当边界层中无因次温度分布曲线和浓度曲线完全重合,反映热交换过程强度的Nu和反映质交换过程强度的Sh才相等,热湿交换系数之比才是常数。
喷水室和表冷器中进行的空气处理过程都符合Lewis关系式;3-3 用喷水室处理空气;;②.挡水板:
前挡水板:均流,挡住可能飞溅的水滴,均风板
后挡水板:分离出空气中夹带的水滴,减少过水量。以前主要用镀锌钢板加工,0.75-1.0mm,前板2-3折,后板4-6折;现用塑料板加工的蛇形挡水板,阻力小,挡水效果好。;;一.喷水室的构造和类型;④.排管:
用于安装喷嘴,设1-3排,按喷水方向与空气流动方向是否相同,分为顺喷、逆喷、对喷。;⑤.底池:按能容纳2-3分钟的总喷水量来确定底池的大小,底池和四种管道相通;二.喷水室的水系统;例:上海冬灌6万-8万吨水温6-14℃(平均9.5 ℃)的低温水,地下贮存67天后,夏季抽出相同水量,平均出水温度14.5 ℃,可以作为天然冷源,比机械制冷成本低 。;2.用人工冷源的水系统
利用制冷机制备的冷冻水来处理空气
①.自流回水方式
有冷冻水箱(水箱式蒸发器、壳管式蒸发器)比喷水室底池低,底池回水自流回水箱,冷却后再用水泵供喷水室。;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G;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二)喷水室的两个热交换效率
原苏联E.E卡尔皮斯提出双效率法
基本思想:以水量有限,但接触时间足够充分的理想过程作为基准,实际过程与之比较来确定其接近理想过程的程度,用两个热交换效率表示,并用它们来评价喷水室的热工性能。
;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1.全热交换效率E:
理想过程:空气终状态到饱和态3,水的终温也达到t3。
实际过程:空气终状态达到2,水温tw1升到tw2
如果把空气的状态变化过程线沿等焓线投影到饱和曲线上,近似把部分饱和曲线看作直线。空气和水理想过程在饱和线上的线段之和为1′5,实际过程在饱和线上的线段之和为1′2′+45
全热交换效率E同时考虑空气和水的状态变化。;1;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除了绝热加湿过程,①式适用于所有其它处理过程。
绝热加湿过程看作等焓过程,空气初终状态的ts相等,而且水温不变也等于ts。在饱和曲线上的投影成了一个点,理想条件下空气达到3点,实际中达到2,水温不变。;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三.喷水室的热工计算;适用于所有处理过程。
绝热加湿过程 ts2=ts1;(三)影响热交换效果的因素:
因素很多,对一定的空气处理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