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速公路化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docVIP

浅谈高速公路化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高速公路化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

PAGE  PAGE - 6 -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环保型建设技术 田小兵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22) 摘 要:宁(南京)淮(淮安)高速公路老山隧道右线出口采用傍山棚洞结构,隧道进洞采用假拟洞门方法,宁(南京)常(常州)高速公路茅山西隧道超浅埋段采用盖挖法施工。实践证明,以上三种施工方案,不仅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而且大幅度减少了山体土石方开挖,充分保护了隧道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取得了很好的环保效益。 关键词:公路隧道;环保;棚洞;假拟洞门;盖挖法;建设技术 Discussion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Highway Tunnel Tian Xiaobing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18th Bureau Group Co., Ltd. ,Tianjin 300222,China) Abstract: The design of the exit section in Ning (Nanjing) Huai (Huaian) highway Laoshan tunnel right line is hangar tunnel alongside mountain. The project of the entrance section in Laoshan tunnel is pseudo portal. The shallow tunnel of Ning (Nanjing) Chang (Changzhou) highway west Maoshan tunnel is excavated after covering.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e role of the above three kinds of design schemes is not only to ensure construction safety and project quality, but also greatly reduce earthwork and stonework.The construction technics protects natural environment surrounding the tunneland obtains very good benefi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s:highway tunnel;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ngar tunnel;pseudo portal;excavation after cov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0 前言 国内高速公路经历二十年的发展,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要求日益提高,尤其在适用、经济、环保方面更为突出。近年来,高速公路隧道建设非常注重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土石方开挖和自然植被的破坏。江苏省宁淮高速老山隧道和宁常高速茅山西隧道是两个典型的环保型隧道,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环保的建设理念。以上两座隧道的环保建设技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老山隧道右线出口路堑优化为棚洞;第二,老山隧道进洞方案采用假拟洞门法;第三,茅山西隧道下行线超浅埋段施工方案由明挖法优化为盖挖法。通过以上三个建设技术的实施,自然景区的生态环境??到了良好的保持。 1 工程概况 宁淮高速老山隧道位于南京市浦口区老山林场境内,隧道左线长1425m(含明洞135m),右线长1790m(含棚洞376m和明洞27m)。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式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时速100km/h,隧道净高5m,净宽14m。隧道地质条件,上部为第四系残坡积层和洪冲积层(碎石土、粘土和砂性土),下伏基岩为白垩系地层(紫红砂岩和泥岩)和震旦系地层(白云质灰岩、灰岩和白云岩)。 宁常高速茅山西隧道位于句容市茅山风景区内,隧道上行线457m,下行线596.5m。隧道为上下行分离式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隧道,设计时速120km/h,隧道净高5m,净宽14.75m,。隧道盖挖段围岩岩性较差,均为卵砾石土(Q2),卵砾石含量约35%~50%,卵石粒径一般5cm~20cm,部分可达30cm~50cm,呈次圆状,大小混杂。卵石成份主要为质地坚硬的石英砂岩,填隙物为粘性土,质地软,部分具铁质胶结。围岩稳定性差,易坍塌。 2 工程建设技术 2.1 隧道傍山进(出)洞宜采用棚洞结构 2.1.1 方案比选 老山隧道右线出口段在初步设计时采用路堑形式。路堑上下两级边坡开挖坡率为1:0.75,边坡开挖高度在10

文档评论(0)

ahui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