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如何学习“数学课程标准2011》
如何学习《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实验稿)到(2011版);;对比学习;一 总体框架结构的变化;二 关于数学观的变化;三 基本理念的变化;2001版
数学课程
数学
数学学习
数学教学活动
评价
现代信息技术;四 理念中新增加了一些提法;五、 “双基”变“四基”;
“基本思想”主要是指演绎和归纳,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
小学阶段常用的小学数学思想方法:(1)对应思想方法,(2)假设思想方法,(3)比较思想方法,(4)符号化思想方法,(5)类比思想方法,(6)转化思想方法,(7)分类思想方法,(8)集合思想方法,(9)数形结合思想方法,(10)统计思想方法,(11)极限思想方法,(12)代换思想方法,(13)可逆思想方法,(14)化归思维方法,(15)变中抓不变的思想方法,(16)数学模型思想方法,(17)整体思想方法等等。 ;基本活动经验;六、 四个领域名称的变化;七 实施建议的变化;八 主要关键词的变化;九 内容标准的变化;第二学段:
①增加的内容:
●增加“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现在在教材五下第四单元分数意义—约分中有学习最大公因数,通分中有学习最小公倍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放在了《你知道吗?》了解)
●增加“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增加“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②降低要求
对于“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方向,不要求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方向,降低要求为知道这些方向。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现用教材二上观察物体:如四生坐在四边从各自的方向观察茶壶)改为”能根据具体事物、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第二学段:
①删除“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
②增加“知道扇形”。(因为六上学习扇形统计图中会碰到扇形)
③使一些目标的表述更加准确和完整。例如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改为“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统计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与实验稿相比,最大的变化是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不要求学生学习“正规”的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以及平均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与实验稿相比,在统计量方面,只要求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不要求学生学习中位数、众数(这些内容放在了第三学段)。
;概率内容主要变化如下:
●第一学段、第二学段的要求降低。在第一学段,去掉了实验稿对此内容的要求。第二学段,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
●明确指出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如:抛硬币现象)
第一学段:
①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方式(包括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删除“象形统计图、一格代表一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②删除“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放在了第二学段;③删除“不确定现象”部分,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二学段。
第二学段:
①删除“中位数”“众数”的内容,相关要求放在了第三学段。
②删除“体会数据可能产生的误导”。
③降低了“可能性”部分的要求,只要求学生体会随机现象,并能对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做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放入第三学段。加强体会数据的随机性。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一个人向东走,这是定性描述。
一个人向东走300米,这是定量描述。
定量比定性更加精确详细。;● 这是修改后的一个重要变化。原来,学生是依靠概率来体会随机思想的,现在希望学生通过数据来体会随机思想。
综合与实践的变化:
●统一了三个学段的名称(原来第一学段叫:实践活动,如一年级的《小小商店》,第二学段叫:综合应用,如六年级的《自行车里的数学》,现在统称为《综合与实践》,并进一步明确了其目的和内涵。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是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运用意识与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对比学习;二、重点学习(十个关键词);1.数学教学—心中有学生;2.数学教学—课堂有生活;3. 数学教学—问题有解决;4. 数学教学—学生有参与;5. 数学教学--教师有机智;6. 数学教学—学生有发展;; 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