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类型.ppt

  1. 1、本文档共3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质灾害的类型

灾害地质学 ;第一章 地质灾害的概念、类型 和分布 ;(二)灾害的类型;(三)环境灾害;(四)灾害效应;(五)损失;二、地质灾害及其内涵;(二)地质灾害的内涵;第二节 地质灾害的属性特征 ;第三节 地质灾害的分类与分级 ;(二)按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分类;(三)按地质灾害的成因分类; 2.人为动力型地质灾害 按人类活动性质可分为水利水电工程地质灾害、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道路工程地质灾害、城镇建设地质灾害、海岸港口工程地质灾害、核电工程地质灾害等。 3.自然与人为复合动力型地质灾害 ①人为与外动力复合亚型地质灾害:崩塌、 滑坡、泥石流、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②人为与内动力复合亚型地质灾害:岩爆、煤与瓦斯突出、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四)按地质环境变化速度分类;二、地质灾害分级;第四节 中国地质灾害的发育概况 与分布规律 ;二、中国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规律;(三)内陆高原、盆地干旱、半干旱风沙为 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地处秦岭、昆仑山一线以北、由高原、沙漠、戈壁及高大山系、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组成。 (四)青藏高原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冻 融为主的地质灾害大区 位于青藏高原中北部及大、小兴安岭北段地区,大地构造上属于青藏断块和东北断块区。;第二章 地质灾害灾情评估与减灾效益分析 ;(二)地质灾害的评估类型 ;(三)地质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三、社会经济易损性评价;1.受灾体价值损失率 受灾体价值损失率是指受灾体遭受破坏损失的价值的比率 。 2.灾害敏感度分析和承灾能力分析 ①灾害敏感度 灾害敏感度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评价区内人类及其财产和所处的环境对地质灾害的敏感水平和可能遭受危害的程度。 ②承灾能力 承灾能力是指人类社会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治理程度及灾后的恢复能力。 ;四、地质灾害破坏损失评价;(二)评价内容及损失核算方法;2.损失核算方法 ①成本价值损失核算 成本价值损失核算以受灾体成本价值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或者修复成本、防灾成本投入核算受灾体的价值损失。 ②收益损失核算 收益损失核算以受灾体可能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农作物价值损失核算。 ③成本—收益价值损失核算 成本—收益价值损失核算以受灾体的成本和收益为基数,根据其灾害损失程度核算受灾体价值损失,主要适用于资源价值损失核算。 ;(三)评价方法;五、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评价;(二)防治工程评价经济效益 评价方法;第二节 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 ;2.地质灾害经济损失分析 地质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涉及面广、内容复杂,对地质灾害经济损失的评估结果往往有一定出入。1992年国家计委下达“全国地质灾害现状调查”项目,该项目对我国15种地质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准确的评估。采用的评估方法有直接统计法(水土流失、土壤岩渍化、冷浸田、谋层自燃、瓦斯爆炸、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模数法(崩滑流)直接引用主管政府部门发布的数字(土地沙化、地震)。 ;(二)中国地质灾害发育现状评估;二、地质灾害减灾效益分析;2.防治工程投资效益;①保值效益 灾害区现有资产的保障属于直接经济效益—保值效益。保值效益(Z)由灾害损失价值(J)与减灾投入资金(T)之差求得,即 Z = J-T (2-2) 或用减灾效益比(b)来表示:b = Z/T ②保产效益 是一种间接经济效益,即减灾资金投入后对未来经济收益的保障,主要为受益地区现有生产规模的工农业年产值。保产效益等于减灾投入资金与受益地区的生产总值之比。;(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减灾效益分析实例;第三章 地质灾害减灾对策 ;二、减灾防灾的基本原则;三、减轻地质灾害的措施;(五)抗灾与救灾; (六)安置与恢复 (七)保险与援助 1.灾害保险 2.灾害援助 (八)宣传教育与减灾立法 (九)组织与指挥 ;四、减轻地质灾害的系统工程;(二)减灾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 ;(二)地质灾害监测的技术方法 ;二、地质灾害预报;三、地质灾害防治;(二)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途径 和措施 ;2.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 (1)、削弱灾害活动强度措施 (2)、受灾体防护措施 (3)、监测预报措施 (4)、灾害避让措施;第三节 地质灾害管理 ;二、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内容;(二)灾害过程管理;(三)减灾项目管理;(四)减灾职能管理;三、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手段;四、系统科学理论在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二)减灾系统工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