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完整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言虚词(完整版)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1.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1.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1.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2.;⑴而已:放句末, “罢了”。 ;⑵而后:以后,后来。 1.假诸;⑶而况:“何况”,更何况。1.;⑷既而:不久,一会儿。 1.;而2.递进连词(而且)1.并列;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2.;①却看妻子愁何在。② 豫州今欲;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②吾幸而;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1)“何如”:怎么样,怎样。;(4)“何尝”:并非。你说的何;(6)“何意”:⑴什么意思。 ;(8) “何乃”:怎么能。例;(11)“何其”:多么。例:何;无标题;1.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2;1.天下事有难易乎?2.此不为;1.孰为汝多知乎!2.学而时习;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2;乎介词,同“于”(在,对)语气;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无标题;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②于是;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②有;者表判断(……者……也)动词后;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2.陈涉;1.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1.是乃仁术也。2.视之,乃庞;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家祭;无标题;1、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1、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益。;1、成以其小,劣之。2、矗不知;1、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2;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1.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1、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代词(你,我,他,它,这,;①你两个且在这里,等洒家去打死;①以为且噬己也。②今且九十。③;①且人之患志之不立。②余悲之,;①且焉置土石?(且:一说而且。;①河水清且涟漪。②示赵弱且怯也;(1)“且住”,即“且慢”,①;(3)“且如”:就像。例:且如;六、若1、动词1)如同;像关山;①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①若所市于人者。 ;4.此,如此,这样。 例:以若;(1)“若此”:如此,这样。例;①此何遽不为福乎?②处遂改励,;①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②中;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温故而;①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群臣为学,门子好辩 ;①孰为汝多知乎!②窃为大王不取;①何辞为?②何以伐为?③何故怀;①周年处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 ②为天下唱;秦为知之,必不救也。《战国策·;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2.河;1.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2;①余闻之也久。②其闻道也亦先乎;(2)“也么哥” :助词连用,;也句末语气助词(表判断、陈述、;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1.因出己虫,纳比笼中。2.因;1.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2.;1.蒙故业,因遗策。1.善因得;因连词(于是,因为,因此)动词;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②河南乐;①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②缚;①余闻之也久。②其闻道也亦先乎;(1)“也哉”:加强语气⑴岂非;(4)“也么哥” :助词连用,;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2.必;1.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2;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2.固;1.余船以次俱进。2.贵以近知;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此;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1.忽魂悸以魄动。2.夫夷以近;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2;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能。;8.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因出己虫,纳比笼中因拔刀斫前奏;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变法者因时;蒙故业,因遗策因秦宫室,据其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于今无会;失其所与,不知则与斗卮酒玉斗一;1.与嬴而不助五国也2.桓公知;吾与汝毕力平险。然谋臣与爪牙之;微斯人,吾谁与归 孰与君少长沛;无乃尔是过与 岂非士之愿与??;【孰与】【与......孰】译;②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①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②于是;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两种;1、君将哀(之)而生之乎?2、;8、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9、;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1、吾欲之南海,何如?2、辍耕;1、近塞之人,死者十九。2、小;1、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1、何陋之有?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2、;1、人称和指示代词(他,它,这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