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B23/T XXX-2015
PAGE 6
DB23/TXXX-2007
DB23
ICS 65.020.01
B 65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 XXXX—2017
杨、柳毒蛾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17-××-××发布 2017-××-××实施
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23/ TXXXX—2017
PAGE \* MERGEFORMAT I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的编写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黑龙江省林业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起草人:赵玉恒、李晶、周春滨、马小博、赵春来、孙学顺、张志刚、郭磊、周海娇、徐建全、朱亚强、牛玉贵、娄巍。
DB23/T XXXX—2017
PAGE \* MERGEFORMAT 6
杨、柳毒蛾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种杨树食叶害虫虫情调查、预测预报、综合防控、检查验收、技术档案建立。
本标准适用于杨毒蛾(Leucoma condida S.)、柳毒蛾(Stilpmotia salicis L.)的预测防控。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1681-2006 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及成灾标准
DB23/T 1246-2008 森林植物检疫技术规程
DB23/T 1331-2009 杨干象防治技术规程
DB23/T 1446 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普查技术规范
DB23/T 1755-2016 杨树主要蛀干害虫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虫情调查
样地设置
按DB23/T 1331 中3.1的规定执行。样地林木株数应≥100株。
一般虫情调查
春季在标准株树冠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分别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剪取50 cm长的标准枝各3个,每3 d调查一次,调查3次,统计越冬上树幼虫数量;秋季幼虫下树前,在树干根际10 cm高处捆扎闭合草把,幼虫下树后调查越冬幼虫数量。调查结果计算按DB23/T 1755中3.2执行。
详查
在一般虫情调查的基础上,在中度以上发生区,设置固定样地,每块样地按对角线随机选取20 株~30 株标准株。防护林及四旁树木每50株选1株标准株,不少于20 株。对标准株编号标记。选标准枝进行虫情详查。
危害程度
危害程度划分
幼虫危害程度划分按 LY/T 1681 规定执行。
危害程度计算
主要包括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失叶百分率和、每株树最大允许害虫数量等,其中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按DB23/T 1755中3.3相关公式计算。
失叶百分率按公式1计算:
( SEQ 标准自动公式 \* ARABIC 1)
式中:
X——失叶百分率,%;
m——每头幼虫一生食叶量,单位为克(g);
n——单位面积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株(头/株);
M——每株树鲜叶重,单位为克(g);
N——单位面积总株数,单位为株(株)。
最大允许害虫数量按公式2计算:
( SEQ 标准自动公式 \* ARABIC 2)
式中:
M——最大允许害虫数量,单位为头每株(头/株);
g——单位面积鲜叶重,单位为克(g);
B——经济阈值,%;
G——为害阶段累积食叶量,单位为克(g)。
防治指标
以最大允许虫口密度值为防治指标。
最大允许虫口密度按公式3计算:
(3)
式中:
M0——最大允许虫口密度,单位为头每株(头/株);
g——单位面积鲜叶重,单位为克(g);
B——经济阈值,%;
G总——害虫一生食叶量,单位为克(g)。
预测预报
虫情监测方法
幼虫期监测
通过检查虫态、危害状、虫粪等方法,监测幼虫发生情况。
成虫期监测
灯诱法 成虫羽化期,在林缘适当地点悬挂黑光灯;
性诱法 利用活体雌虫或性诱剂引诱成虫。
发生期预测
物候预测法
杨、柳毒蛾幼虫在杨树展叶6 d~10 d出现并开始为害,10 d~15 d是幼虫出现高峰期。
经验性温度指标法
日均气温在12 ℃~13 ℃时越冬幼虫出现并为害,达到13 ℃以上时幼虫取食高峰到来,及时调查越冬上树幼虫的虫口密度,即可准确掌握虫情。
发生量预测
有效基数法
按DB23/T 1755中4.2公式计算。
越冬幼虫基数预报法
杨、柳毒蛾幼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技术转移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pdf
- 《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遥感检测法)(二次征求意见稿)》.pdf
- DB11T-1322.1-2017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pdf
- DB11T-1322.2-2017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pdf
- DB11-3005-2017建筑类涂料与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标准.pdf
- DB11T-3006-2017车用气瓶电子标签应用管理规范.pdf
- DB12 3005-2017建筑类涂料及胶粘剂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限值标准.pdf
- DB12T 724.1-2017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pdf
- DB12T 724.2-2017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pdf
- DB12T 3006-2017车用气瓶电子标签应用管理规范.pdf
- DB23饲用燕麦栽培技术规程.doc
- DB23钻天松嫁接育苗技术规程.doc
- DB43T244.9-2016建设项目涉及国家安全的系统规范 第9部分网络视讯会议系统规范.pdf
- DB23籽粒苋栽培技术规程.doc
- DB23鸭稻共作技术规程.doc
- DB43T464-2016日用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pdf
- DB43T441-2016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塑料绝缘计算机控制用屏蔽电缆.pdf
- DB43T466-2016艺术陶瓷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pdf
- DB43T611-2016普通高校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pdf
- DB43T613-2016行政机关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