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咏梅《让积累不再成为鸡肋》
让积累不再成为“鸡肋”
——字词积累经验谈
李咏梅
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规定:“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可是2500个汉字,还有那么多词,我们怎么可能“皓首穷经”呢?有学生和家长会认为认字学习只是个简单的重复过程,犹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费那么大的力气效果不明显,事倍功半,不值得浪费时间,不如“随便看看”。
其实不然,汉字的学习好比盖楼的砖瓦,个个值千金,如果家长和学生只以为阅读和作文才是语文学习的重镇而忽视基础,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在学习的高级阶段,除了阅读,优秀学生最后角力点在细节,这里所谓的细节就是基础。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汉字学习起来简单就忽视它。换言之,如果学生带着这样的态度对待基础,那将是丢了西瓜捡芝麻,最后很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解决了态度问???,学生很可能问:我重视基础题,可是怎样从字词的海洋中脱颖而出呢?首先要明确,2500个汉字是个伪目标。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要知道,这2500个汉字并不都是“新汉字”,并不都是学生生疏的。比如“早上”“春天”这类常用词,你不认识吗?你不会读吗?你不会写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字表一》中的很多词语是我们熟悉的,所以我们只要在其中划分出哪些是我们会的,哪些是不会的,然后针对这些不会的进行学习就可以了。
相对于阅读学习,字词的基础学习比较枯燥,因为数量多,逻辑过程不明显,学习过程要经常反复,而且会遗忘。对学生的毅力有很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感到“不出成果”或者是“没有效率”。其实这不是学生的“智力问题”,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 1850-1909)很早就提出了“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这个概念。这条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观察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1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根据这个规律,就很容易理解学生在积累字词中遇到的困难了,毅力强的学生,总是在学习中遭遇遗忘,所以他会感觉自己“效率不高”。毅力差的学生,两天打鱼三天晒网,所识记的词汇就更加寥寥无几了。最重要的是,无意义材料的记忆要比有意义材料记忆更困难。所以,在积累字词的时候,方法是很重要的。都有哪些好方法呢?首先,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我们要把积累的规划侧重在“反复多次”上,也就是说,即使一天识记一个词语也是没用的,因为第二天依旧会忘,不如一天识记10个词汇(这个数量可根据学生情况零活变化),但必须在接下来的三天内、一周内、一月内反复识记。学生的学习习惯基本是“一天用工,休养生息”。而这种学习方法恰恰不符合遗忘规律,所以学生一天中猛记的大量词汇,在第二天就会大量“不翼而飞”。
说到这儿,学生会问,面对这些生冷的词汇,只能一遍又一遍“反复”吗?不是的,在积累这块,还是有很多窍门的,笔者不才,愿意奉献一二。
字音中易混淆的就是生活里易读错的字音,我们在学习中,不如从生活开始,同学之间在课余相互纠正读错的读音,比如“果脯fǔ”“提供gōng”“花骨朵gū”这类生活中常用的词汇。第二个方法就是,我们可以把一个词扩充成为一个故事。例如匕首,这个词的意思我们都知道是“短刀”,但知道“短刀”并不能帮助我们加强记忆。不如我们扩充一下:中国武术器械,短剑或狭长的短刀。其首形状类匕(古人取食的器具),因而得名。据传尧、舜时已有匕首。匕首短小锋利,携带方便,是近距离搏斗的有效武器。其用法主要有击、刺、挑、剪、带等。演练时有单匕首和双匕首两种形式。 匕为古代膳食器,即勺。因其类短剑形态上像匕,故名。秦始皇攻打六国,积怨甚深,每游必重甲护身,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这是《战国策》所载著名的荆轲刺秦王故事中的一句。图穷匕现更是妇孺皆知的传奇。当单个词与一段历史故事相关时,我们会在这段历史故事中加深对这个词语的认识。在学习词汇的同时又增加了历史知真是一举两得。还可以与诗词相联系,比如“衣袂”这个词,平时很少用,如果仅仅单记这个词,很容易遗忘,不如默念一句与之相关的词句:“衣袂京尘曾染处,空有香红尚软。”在词的铿锵韵律中,我们也记住了这个词。这些方法都是化词为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识记词汇。这样做的好处是使词汇的积累更加生动有趣,还可以积累词汇以外的语文知识,缺点是比较花费时间,没有大量集中识记词汇进度快,但是识记的更加牢固。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如果程度较好,易忘词汇不多,可采用这种扩展识记法,如果程度较差,需要在短时间内识记大量词汇,还是枯燥的“大量反复识记”方法好。还有一个方法,就是迁移归纳法。比如易错读音的字,“滑稽(huá jī)”“几乎(jī hū)”“立即(lì 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