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尸”采访话当年.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尸”采访话当年.doc

PAGE  PAGE 5 “古尸”采访话当年   今年4月下旬,国内许多媒体相继报道了有关专家借助“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的技术,复原了长沙马王堆女尸的生前容颜。马王堆女尸在地下已沉睡2100多年,而其出土也已整整30年。当年报道“马王堆”汉墓发掘与墓中女尸出土的重大考古新闻的新华社记者周长年先生,为此特为本刊撰文,回顾了30年前采访这条新闻的经过。――编者   今年4月28日,是“马王堆女尸”出土30周年纪念日。1972年7月,我报道了“马王堆女尸”出土和“马王堆”汉墓发掘这一震惊世界的重大新闻。现在,“马王堆女尸”这种埋葬久远而不腐烂的“湿尸”,已被考古界命名为“马王堆尸型”。“马王堆女尸”和“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报道,也成了考古发掘报道中的名篇佳作而收入《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选集――国内新闻选1949~1999》一书。      偶获重大新闻      1972年5月初,任新华总社记者的我,去湖南省进行一项调查研究。调查结束回到长沙时,我听到了一条令人吃惊的“马路新闻”:“长沙市郊挖出了一具埋了几千年的女尸!”   我似信非信。出于记者的职业本能,我急切地想探明究竟。经打听,发现女尸出土的情况属实,女尸已在一个秘密地点保护起来。我再经打听,终于找到了一个藏尸的小院。其实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根本“秘密”不了,连院墙上、墙外的树上、附近的房顶上都爬满了张望的人。我挤进去,好不容易来到小院的门前,再三敲门也不见反应。最后,还是在文物考古部门领导的帮助下,凭我随身携带的盖有国徽大印的新华社采访介绍信才进了门。女尸平卧在屋内的一个玻璃罩下,虽已“沉睡”了两千一百多年,脸上和手上的皮肤仍很润泽完好,衣著华丽而不乱,像死去不久的人一样。      即时进行采访      当时,我另有采访报道任务,且时间并不宽裕;进得藏尸小院的大门,也是用“只要看一眼”的“承诺”换来的;湖南省、长沙市的新闻单位和新华社并没有什么报道动作。然而,面对这千年难见的古尸,我不能随即走开,应该当场采访,着手报道。什么中央新闻单位和地方新闻单位的关系、新华总社和地方分社的关系啦(按惯例,发生在地方的重大新闻,应由当地新闻单位和新华分社报道);什么报道能不能审查通过、能不能公开发表啦(当时正值“文革”,文物考古不作公开报道);什么这不是“计划内”工作、会不会冲击原有任务的完成啦,这些我都不去多想了。想到的只是面对应当报道的重大新闻,记者必须尽到职责。其实,湖南省和长沙市的文物考古部门,也是支持公开报道的――不经记者报道,他们这么重大的考古发掘成果怎么能让更多的人知晓呢?采访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我很快掌握了“马王堆”汉墓发掘和女尸出土的基本情况。      报道终于发表      抓紧完成在湖南的调查研究任务后,我于7月初回到了北京,“马王堆”汉墓发掘和女尸出土的报道工作随即展开。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依据《文物》杂志的一篇学术文章,写成了题为《一座两千一百多年以前的汉墓在长沙市郊出土》的新闻。“马王堆女尸”出土,是新闻中放在最前、最重要的内容。   新华社几经斟酌,新闻终于定稿,随即送当时主管宣传舆论工作的姚文元,以及华国锋、郭沫若和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审阅。最后,新闻稿由周恩来总理审定。   1972年7月28日,经周总理审定的新闻稿退回了新华社。周总理在稿上批示:“这件可发表”。“马王堆”汉墓发掘和“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新闻从此在全国传开,国内外和香港、澳门、台湾的反应都很强烈。   在“马王堆女尸”新闻稿的审批过程中,还形成了一个周总理表示同意、并要新华社“照办”的考古发掘报道工作的意见,这就是:考古发掘工作,除有特殊重要意义者外,每隔一段时间集中报道一次,日常报道在专业杂志《文物》、《考古》上进行。      外电反应强烈      “马王堆”汉墓发掘和女尸出土的报道于当年7月29日播发后,国际上反应强烈。美联社的一则报道说,消息是“共产党中国”“宣布”的,“新华社以特别的热情评述”了“马王堆”汉墓的发掘和女尸的出土。还说:“日本专家……把它称为本世纪的发现,能与四十万年前的北京人骨骼的发现相媲美”,“尸体和随葬品将为了解当时的科学、艺术、技术和手工业提供前所未有的线索”。   共同社的报道说:“这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一个与北京猿人并驾齐驱的重大发现”,称“马王堆”的发现是一起“世界性的发现”。   东京各大报纸也均以较大篇幅予以报道。???报道称“马王堆”汉墓的文化遗存“是超乎想象的杰作”。      事实“做大”报道      “马王堆女尸”的报道,在三十年前苦苦进行时,我并不想故意做大。然而,新闻报道的价值,是由新闻事实决定的,“马王堆”文化遗存的事实本身,“做大”了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