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一日,长过井绳
一入农历十月,天便冷了。农谚说:“十月一,穿齐毕。”是说节令到了,棉衣棉裤棉鞋都该穿上了。十月初一,又是上坟祭扫的日子,这回是送寒衣,要用纸做一些棉衣到坟上烧了,愿逝去的亲人暖暖和和过一个冬天。
冬天一到,夜长昼短。整个夏秋季节,早晨五点左右,窗户已经亮晃晃耀人眼;下午七八点钟,太阳落山天硬是不黑。马路边摇着蒲扇摆棋的老人,不用灯照样看得见跳马飞象。一入冬,就大不同了,时光好似颠倒过来。早晨七八点,屋子里还黑洞洞的;下午五点钟,走路就得摸黑了。
冬日难熬,几千年来,人们仅凭一豆油灯照明,乡村里依靠烧柴燎草御寒。不似现今,电灯通明,暖气如夏。就室内说,季节倒没有多大差异。
农耕时代,依着春种秋收冬藏,人们把节气分成二十四个,即把漫长的365天,按季节变换的特点,切成二十四段,让我们慢慢品味日子。传说里,宇宙之初,天地混沌,神人开天辟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其实,时间的分段,也似神人刀斧之功。
冬至是冬天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说是冬至,似乎是冬天到了,其实在冬至里却隐藏着冬天慢慢消逝的内涵,这是不仔细观察的人想不到的。
家乡的人,从冬至那天起,感觉到白天在变长,夜晚在变短。八句谚语如诗:
“过一冬至,长一枣刺。过一腊八,长一杈把。过一年,长一椽。过一清明,长一井绳。”
这八句民谚,须得“翻译”,别处的人才能懂得。过了冬至,天便一日长似一日,长了多少?“一枣刺”。枣树有刺,极短。《诗经》里因之称枣树为棘。“园有棘,其实之食”(《魏风?园有桃》)。以枣树之刺喻昼之长,说明季节已在冬至之时开始转换了。一入腊月,过了腊八,白日又长了许多。“一杈把”,是多长?干过农活的人知道,麦子收割上场,晒打脱粒,离不开木杈翻动。木杈的长短正如铁锹、锄头,不过七八尺长,一似冷兵器时的大刀长矛,用起来趁手就行。过了年,白天又长了些,多长?一椽。盖房子的木椽,大约一丈二尺多长。真正昼长夜短,是过了清明,那时,就得长过井绳了。
这八句谚语,在我接触文学之后,时时不忘。我几乎没读过哪位诗人有如此智慧的诗,用实物来喻虚有的时光。这些实物又都是农人常见的景物或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其长短喻时间之长短,极为确切,又极为生动。枣刺,多好!枣刺之长,不过一二厘米。以其喻昼夜长短转换,既注意到这是细微变化,又注意到了这是时间转换的开始。
千百年来,耕作在土地上的农人啊,既是科学家,又是诗人。他们用自己的一双手,感知着时间的长度和季节的凉温。
说到井绳,又得多说几句了。现在城乡多用自来水了,少有人知井绳为何物。先前用的是井水,须用井绳缚了水桶从井底打水。井绳的长短,自然取决于井的深浅。我的家乡是平原地带,井不算深,井绳一丈多长就够了。但在黄土高原就不一样了。一个辘轳两边各吊一个水桶,一边上、一边下。这样,那井绳有三四丈长。俗语言:“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便说的是这种深井。
冬至到清明一段时间里,大约是最寒冷、最沉闷、最容易寂寞和最难忍耐的日子。所以,人们又编制了许多内容,来切割和丰富这段时间。
首先是“入九”。冬至那天起便是“入九”。一九二九,天还不太冷,室外就已得抄着手了。三九四九,河水已结冰了,可以在河上步行了。尤其是三九,寒冷至极,所谓“三九三,冻破砖”。五九六九,阳气上升,可以远看柳树有些朦朦胧胧的青色了。七九八九,河开燕来,已近春耕春播的时间。到了“九九”,耕牛遍地走,歌里已唱出“九九艳阳天”了。但另一个苦难却来了:“九九八十一,老婆顺墙立,不怕身上冷,只怕肚子饥。”寒冷虽过,饥饿又临。在我青少年时代,“春”字后边,总跟着“荒”字、“饥”字、“饿”字。春天至,就到青黄不接之时,多数人家,都得靠野菜度春荒。
我的记忆里,村子每到春天总会砍伐一些榆树,大人孩子就急急忙忙抢扒树皮。那充满韧性的二层皮,可以晒干粉碎,然后搀在粗糙的粮食皮屑里增加黏度做成食品,欺骗辘辘饥肠。白花花一片树的白骨,摆放在场院里,让我至今想起还有些毛骨悚然。
冬至到清明,最快活的日子,应该是过年了。忙了一年的人们,以吃喝庆祝一年的辛劳;用走朋唤友,联结各类社会关系,以备来年后用。
冬至往后数一百零五天,古人叫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那位宁可被烧死,而不愿下山做官的介子推。古人在寒食节不生火,只吃冷食,许多诗人都为这一天写下诗篇。惟有曹操,非但不写诗,还弄出个禁令来,要人们不吃冷食,以免弄坏身体。《明罚令》曰:“北方?Z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曹操虽有诗人之浪漫,但却又有武人之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女”要许几家.doc
- 一万英尺变成零距离.doc
- 一不小心 弄巧成拙.doc
- 一不留神,被当作理财高手.doc
- 一与铁生最后的聚会.doc
- 一个“二本”女生的荷花创业路.doc
- 一个“伪中产”的自白.doc
- 一个“游戏”惹了祸.doc
- 一个“80后”财富美女的青春悬疑故事.doc
- 一个与爱有关的谎言.doc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四+人地协调观+课件.pptx
- 2025年广西中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综合思维+课件.pptx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4讲+天气与气候.pptx
- 第5讲+世界的居民课件+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商务星球版).pptx
-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1单元 熟悉的数与加减法 1.1.6 认识1-9 第6课时 合与分.ppt
- 2025年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坚持宪法至上.pptx
- 2025年河北省中考一轮道德与法治复习课件:崇尚法治精神.pptx
- 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课件-2025年吉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pptx
- 精品解析:湖南省娄底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
- 2025年中考地理一轮教材梳理:第10讲+中国的疆域与人口.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