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doc
PAGE
PAGE 5
一部新闻和人生的好教材
前不久刚去世的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是我国著名记者,又是新闻界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他用饱含激情的笔触写出了许多影响久远的新闻佳作。他的新闻作品和新闻实践影响着一代甚至几代人,是国内同行公认的当代新闻界泰斗。研究穆青新闻作品的文章常见之于专业报刊和新闻院系准记者的毕业论文,而河南人民出版社近期出版的《人民记者穆青》,更是系统全面,生动形象地记录了人民爱戴的记者穆青辉煌的记者人生。
《人民记者穆青》由张惠芳、王?R合著。作者通过十年的采访、研究、写作、修改,使书的内容丰富翔实、生动精彩,思想鲜明深邃。捧读时,你会再一次被打动――穆青的作品,穆青的做人,穆青的精神!
建国以来,穆青几乎每一篇报道都成为中国新闻界的范文。他和他的同事,以文字记录下一个又一个新时代的楷模焦裕禄、吴吉昌、潘从正、任羊成、郑永和……当一个个满溢着英雄气概的人物被社会熟知时,人们也记住了记者穆青。
穆青为什么能采写出如此丰富又能如此长久打动人心的作品?穆青为什么能够和老百姓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穆青为什么在当代新闻界享有如此高的威望?《人民记者穆青》一书给了我们答案。
穆青是一代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作者的“写在前面”就对穆青作了生动准确的概括和评价:穆青1942年进延安解放日报,“正好赶上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确立的时代,他成了这光辉旗帜下的一名战士,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新闻观。”“他是一位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新闻工作者。”书中反映了他作为“典型代表”与同时代新闻工作者可贵的共性,更突出了他鲜明的个性。他与党和人民的事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自1937年参加八路军抗日,从枪林弹雨的战地记者到新华社社长,几十年春华秋实、风霜雨雪,他的人生轨迹记录了一部历史。”他的黄钟大吕式的新闻名篇,“反映了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并有力地推动了时代前进”。书中浓缩了穆青作为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成长经历和奋斗历程,为我们研究党的新闻发展史,提供了典型范例。
典型性就具有普遍性。穆青从22岁刚从事新闻工作就写出《雁翎队》那样的传世之作,到耄耋之年仍下乡采访,笔耕不辍;从《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到《人民呼唤焦裕禄》,穆青凭什么写就那样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佳作?为什么每逢历史关头,他的作品就能够奏出时代的最强音,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作者带领我们一步一步深入穆青的内心世界,展现他鲜明的个性。书中选取最精彩、最典型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你可以看到,《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是怎样写成的,它为什么影响了几代人?你可以知道,新华社那条只有239个字的消息《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能震惊中外?你可以明白,到底什么是新闻?该怎样去抓新闻?怎样才能成为合格的记者?优秀的新闻作品是怎样诞生的?作者用第一手材料――目前来看,也是最全面、最翔实、最确凿的材料,回答了读者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记录了穆青人生最辉煌阶段的历史,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现实生活中,很多青年朋友急于成材,不少人向穆青索问成功的“秘诀”,书中介绍:“他的‘秘诀’大体有三:掌握大局,联系群众,学会做人。”其实,《人民记者穆青》一书从头到尾就是让读者通过实事感悟“秘诀”。
我们常说作文和做人不可分割。书中有很多章节写出了穆青的人格魅力。《震惊全国的朱穆李事件》中,突出表现了穆青无私无畏、刚正不阿的党性原则:在“四人帮”得势时,他竟敢向毛主席状告江青。这一章情节跌宕,环环相扣,引人入胜,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使穆青的人物形象非常鲜明。而在《“平民社长”的人格魅力》这一章中,我们又感受到穆青对同事,对青年记者的一片爱心,看到平易可亲、宽厚待人,爱才、育才、重才、用才,善于保护干部的穆青。穆青带出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这与他为人师表身先士卒的人格魅力有关。
联系群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要用一生的真诚和真情。穆青的人物通讯读来有一种震撼人心,催人泪下的独特魅力,关键在于穆青不但深入,而且“心入”,他是在用心去体会人物,用心去刻画人物。
可以说,《人民记者穆青》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写出了穆青对人民的真情,从头到尾贯穿了一个“情”字。洋溢的激情不时撞击着你的心,不时刺激着你的泪腺。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密切联系群众,深受群众爱戴的老记者形象。穆青一到群众中,一看到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创业就激情澎湃。他与采访的人物能建立天长地久的友谊,他对人民有深厚的感情,被新华社的同事们尊称为“激情社长”。他与采访对象之间的友谊,与人民群众的血浓于水的关系,被一些学者总结为“穆青现象”、“百姓情结”。如果一个记者对人民的事业缺乏热情,对老百姓感情淡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