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闻发布会教程
新闻发布会;一、新闻发布会 概念;;新闻发布会的特点
新闻发布会是一种两级传播:组织先将信息告知记者,再通过记者所属的大众传播媒介告知公众。它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形式比较正规、隆重,规格比较高。
2.记者根据兴趣或侧重角度进行提问,深入发掘消息。
3.深度和广度的优越性。;
4.时间等成本比较高
5.对发言人和主持人的要求很高,需要机智、敏感、反应迅速
;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二、如何开好新闻发布会
(一)新闻发布会前的准备工作
1.首先要确定它的必要性和主题。
研究和分析是否有值得广泛传播的信息,传播的信息是否有新闻价值,是否有新闻传播紧迫性,是否是新闻传播的最佳时机等.;2.要确定新闻发布会举行的时间和地点。
时间:尽量避开节假日和有重大社会活动的日子,以免记者不能来参加。事件前一个月或两个月左右
地点选择:给记者创造各种方便采访的条件,如录像、拍摄的辅助灯光、视听辅助工具、幻灯或电影的播放设备,适合记者使用的桌椅、电话机、传真机等。场地等。;3.要确定邀请的对象。
根据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有选择的邀请有关的新闻记者参加。
根据消息发布的范围来确定记者的覆盖面和级别。
邀请对象一经确定,应提前7一10天发出邀请,临近开会时还应打电话联系落实。;4.选定主持人和发言人。
由于记者的职业要求和习惯,他们大都会提出一些尖锐深刻甚至很棘手的问题。这对主持人和发言人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闻发言人和主持人的文化修养和专业水平,思维敏捷、口齿伶俐。主持人一般由组织公共关系机构的负责人担任。
A.主持人一般由组织的宣传负责人担任? B.发言人一般由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担任(级别高、有权威性)? C.发言人旁边可配设助理人员?;/2016cppcc/GB/402622/402762/index.html;5.要准备好发言和报道提纲,以及宣传辅助材料。
根据会议的主题收集有关信息,如主持人的讲话提纲、发言人的发言稿、答记者问的备忘提纲新闻统发稿、会议报道提纲、所发新闻的有关背景材料和论据材料,以及有关的图片、实物、影像等辅助材料。
为主持人和发言人参考提示,方便记者理解、采访和报道。
会前应将会议主题、发言稿和提纲在组织内部通报一下,口径一致。;需要为媒体准备的一般资料;6.要预算会议所需费用。
根据新闻发布会的规格和规模做出可行的经费预算。费用项目一般有:场租、会场布置、印刷品、茶点、礼品、文书用品音响器材、邮费、电话费、交通费等。需要用餐时还应加上餐费。
会后组织记者实地参观采访,这项工作需要有专人接待,安排好参观路线和范围。;(二)新闻发布会中的注意事项
1.主持人要充分发挥主持和组织作用,以庄重的言谈和感染力活跃会议气氛,引导记者踊跃提问。当记者的提问离开会议主题太远时,要善于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主题。能够及时调节缓和会议出现的紧张空气,掌握好预定的会议时间而不要随意延长。对各个媒体的记者都一视同仁,不能厚此薄彼。;2.对所发布的信息必须做到准备无误,若发现错误应及时予以纠正。
对于不愿发表或透露的信息,应委婉地向记者做出解释。
避免吞吞吐吐闪烁其辞,使记者追根问底而造成尴尬局面,甚至发表对组织不利的报道;3.不能随便打断记者的提问或用各种语言、表情、动作表对记者不满。
要表现出很有涵养,用冷静的态度和缓和的话陈述事实,予以纠正和反驳。
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不能简单说“不知道”、“不清楚”、“我不能告诉你”等,应采取灵活而通情的办法给予回答,以免引起记者的反感。;(三)新闻发布会后的工作
尽快整理出新闻发布会上的记录材料,对会议的组织、布置、主持和回答问题等方面工作的经验和不足作出评价和总结,归档备查。
同时收集到会记者在报刊、电台、电视台上发表的新闻报道,对这些报道的内容及倾向做定性定量的分析。检查传播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的。;;三、新闻发布会的误区
目前普遍存在于新闻发布会活动中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
误区之一:没话找话,没事找事。
企业并没有重大的新闻,但为了保持一定的影响力,证明自己的存在,也要时不时地开个发布会。
;误区之二:内容与形式两张皮。
新闻性的缺乏使得组织者往往在发布会的形式上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如果过于喧宾夺主,参会者记住了热闹的形式,却忘记了组织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误区之三:什么都想说,什么都说不清。
发布会最忌讳重点不突出,眉毛胡子一把抓。
主题应集中、单一。
;一场精彩的新闻发布会?;腾讯媒体关系实例;案例2:中午接到通知,说有电视台带用户来公司采访用户投诉事宜,且用户情绪激动,已经和保安有言语冲突,电视台正在录像。
;案例3:下班前,你接到记者电话说需要公司的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