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唱响半个世纪的“中国之莺”.doc
PAGE
PAGE 5
唱响半个世纪的“中国之莺”
近日,为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70周年,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指导,艺术人文频道制作的“伟大的史诗――纪念《黄河大合唱》诞生70周年”万人合唱招募正在进行中,即将于9月登场,届时,92岁高龄的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将现身现场,倾听新时代的黄河回响。
今年,《黄河大合唱》70周年纪念,周小燕也已92岁高龄。几年前,周小燕说自己是跨世纪的老人了,却很少回忆。此次,她那连同乐曲一起燃烧的火红青春终于再现眼前。
美妙歌喉倾倒欧洲乐坛
1917年8月,周小燕生于上海一个工商世家,祖父周韵宣与人合资创办了广茂煤炭公司,后又创办了汉阳电气公司。父亲周苍柏排行老二,在汉口文华学堂加入了同盟会,上海南洋公学毕业后就去了美国留学,学成归国后在上海银行任职,后被派到汉口组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分行。于是,年幼的周小燕就随父母亲返回了祖籍湖北武昌。
父亲周苍柏热爱音乐,也为家人创造了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而且这位银行家还曾让周小燕姐弟3人拜师学武。周小燕是孩子中间最活跃的,她带领弟妹们组织了家庭儿童歌舞剧团,请亲友、邻居来看他们自编自导的戏,这简直成了周家每个周末的保留节目。周苍柏更是支持儿女们的兴趣,因此养成了周末晚上从不外出、不会客的习惯。
1935年,周小燕考入上海国立音专学音乐,其弟德佑先于姐姐到上海沪江大学附中读书。两年后上海沦陷,周小燕姐弟回到了武汉。德佑参加了当地宣传抗日的剧团,当他在鄂北山区勤力创作宣传剧本时,由于心力交瘁和积劳成疾倒下了。1938年3月19日,年仅18岁的德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在追悼会上,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等都到灵前致哀、悼念。
在弟弟去世的这一年,周小燕前往法国留学,周小燕在欧洲音乐大师们的指点下,渐渐达到了艺术巅峰。从法国到英国,从卢森堡到德国,年轻的周小燕以端庄、清丽的中国女性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时,欧洲乐坛为之倾倒,并盛赞她精湛的技艺和美妙的歌喉。在柏林,她被誉为“中国的黄莺”。从此,“中国之莺”跟随周小燕整整半个多世纪,几乎成为她的第二个名字。
1947年回国时,周小燕已经成长为享誉世界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中国之莺”唱响布拉格之春
1947年,离别故国9年的周小燕重回上海,并加入了学生们发起的“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在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大学筹粮募捐义演。“哎呀,一碰面就激动地哭了。”她回忆说,学生们将一面面锦旗送给这位从海外归来的爱国歌唱家,赞誉她“唱破阴湿的天”、“从黑夜唱到黎明”……
同年5月,名声在外的周小燕应邀前往捷克,参加“布拉格之春”音乐节,这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一次音乐盛会,也是二战之后的首届“布拉格之春”。来自俄国的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来自美国的指挥家波恩斯坦、英国的小提琴家梅纽因……全是世界级的,是各个国家派出的最好代表。“梅纽因跟奥伊斯特拉赫两个人在音乐会上拉巴赫的二重奏,那声音纯得……真是太完美了。”周小燕讲起大家在一个“食堂”吃饭、畅谈,“肖斯塔科维奇是个大近视,但人很亲切,没有架子。这些音乐家都可以说是世纪的音乐家,可所有人都很朴素,亲切可爱,这才是真正的‘大家’。”
与这些世纪音乐家同台的周小燕演唱的曲子差不多都是中国歌,贺绿汀的《神女》,刘雪庵的《红豆词》,还有作曲家齐尔品专门为她写的几首具有中国风情的歌曲,比如《春眠不觉晓》。“他们都觉得美的不得了!唱歌时我一定要穿中国服装,不然别人会把我当日本人,最恨了!”周小燕说。当年,很多乐界人士不看好中国音乐,对周小燕有知遇之恩的齐尔品却坚信中国作曲家把本国音乐与20世纪欧美的音乐语法融会贯通后,完全可以与欧美的音乐并驾齐驱,而不需要在后头追赶。他不但催生并向全世界推广了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而且自己也创作中国风格的作品,周小燕深受其影响,常常在齐尔品中国妻子的伴奏下演唱中国作品。
所以,在那场举世瞩目的音乐会上,周小燕以情趣别致的演唱赢得了世界赞誉,被欧洲舆论界称为“中国之莺”。当“布拉格之春”落幕之后,全世界的歌剧院都已向她敞开大门,而此时,她却踏上了归国的路。
回国育人,桃李满天下
说起《黄河大合唱》,周小燕还是1949年第一次听到老友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1950年,即受邀在苏联导演拍摄的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中担任该曲《黄河怨》段落的领唱。“那时候的人(听众、演员)亲眼目睹中国人民遭受苦难和蹂躏,对曲子太有体会了。现代年轻人没有具体的画面,但我相信他们通过歌词也完全能感受到其中的感情和力量。”
1986年,周小燕在旧金山歌剧院听到当地演员用中文演唱全本的《黄河大合唱》。“你到过黄河吗?你还记得河上的船夫拼着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