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市乡村 各不相同.doc
PAGE
PAGE 3
城市乡村 各不相同
波黑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简称,它是前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使用塞尔伯-克罗地语,居民主要是信仰东正教的塞尔维亚人、信仰罗马天主教的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此外,在首都萨拉热窝和其他一些城市里,还居住有少量犹太人。
波黑这块土地最早由罗马帝国统治,公元5世纪到7世纪,从北方南下的斯拉夫人控制了这里,逐渐同化了居住在这里的色雷斯人和伊里利亚人。从14世纪到19世纪,波黑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在经历了长达5个世纪土耳其人的统治后,城市和交通要道附近的居民点,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和流行在乡村的、古老生活习惯分离,因此今天波黑城市和乡村流行的民间音乐,风格各异。一国之内,城、乡民间音乐风格不同的现象,在全世界都比较罕见。
波黑农村流行的民歌按演唱者的性别分成两个类别,男人唱的歌包括酒歌、打猎歌、商旅歌、放羊歌等,女人唱的歌则包括摇篮曲、哀悼歌、梳理羊毛歌等。有的仪式男女都参加,但所唱的歌曲仍有不同。如在婚礼上,女人主要伴随仪式的进程演唱不同的歌曲,而男人主要向举行婚礼的人家唱祝贺歌。农村的民歌基本上都是两个声部的合唱,两个声部之间的音程关系经常是二度。把二度音程当作协和音程来处理的手法,在保加利亚民歌中也采用,被认为是古代巴尔干民歌的遗传因素。农村民歌的音域较窄,一般只有四、五度,因为农村民歌多半在露天演唱,为了能使声音传得远,音区一般都很高。波黑山区的男子唱歌时,像我国西北的甘肃、青海人唱“花儿”时一样,手掌面向嘴巴,并用手指捂住耳朵,他们把这种唱法称为“来自耳朵”,认为这样唱,声音会传得很远。波黑农村中由女子唱的民歌里以“特普西节”歌曲最有特色,妇女们在婚礼喜筵上一边在餐桌上旋转着一种大金属盘子,一边唱这种歌。
农村中流行的乐器主要是吹奏乐器,有竖笛、号角、唢呐、木皮号和风笛等。波黑的风笛叫“笛波”,是一种木制的单簧乐器,可以是双管的,也可以只有一根管子。如果不加风袋,也可以用嘴来吹奏。许多音乐学家认为,“笛波”是产生在巴尔干半岛的古老乐器,不同性质的“笛波”代表了这种乐器不同的发展阶段。
波黑城市中的流行的民间音乐受土耳其音乐文化的影响很大,有叙事歌、浪漫曲、情歌等不同品种。这些歌曲都可以统称为“土耳其式样的歌”,各种类别都有土耳其语的名字,如情歌按土耳其语称为“色伏达”,意思是“激情曲”。许多城市中流行的民歌采用土耳其调式,如不少情歌便采用土耳其的“哈卡斯”木卡姆,其音阶为:G、bA、B、C、D、bE、F、G。城市中用的乐器也和乡村里有所不同,最常用的乐器是弹拨乐器“萨子”,这种乐器按照土耳其方式安置品位,可以奏出微分音和增二度音程,而这些音程在农村民间音乐不用。城市里的民歌一般都是独唱,多在室内演唱,追求柔和动听的音色,音域也比较宽。城市中流行的民间音乐作品在节奏方面也和农村的不同,常出现被波黑人称为“跛脚节拍”的5拍子和7拍子,这也是受到土耳其音乐影响的结果。
波黑农村和城市都流行独弦的弓弦乐器古斯列琴,两种民间音乐之间在旋律构成、节奏和曲式方面也还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专家们认为这些相似之处显然源于共同的语言特点。
波黑城市、农村的民间??乐风格不同,使波黑成为研究欧洲民间音乐的民族音乐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民族音乐学家们希望通过研究波黑民间音乐,探索音乐风格和语言、音乐风格和其他民族的影响、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