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歌,岂止谱写在世界屋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壮歌,岂止谱写在世界屋脊.doc

PAGE  PAGE 8 壮歌,岂止谱写在世界屋脊   8月26日,第五届范长江新闻奖揭晓,黑龙江省新闻记者首次获得这项中国记者的最高荣誉,其得主是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节目制片人陈小钢。   面对荣誉,陈小钢说:“这个奖项不仅是颁给我个人的,也是颁发给整个《新闻夜航》节目组的,更是颁发给黑龙江电视台的。因为电视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能做好的,摘取桂冠的是我,但我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集体,一个强大的电视台!”   陈小钢1990年进入黑龙江电视台,先后获得两次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中国电视新闻奖一等奖,这是许多记者一生都难以取得的成绩,而让许多普通百姓记住陈小钢的是2000年黑龙江电视台策划的大型报道――《攀登珠峰》。      站在海拔8150米珠峰上直播      抬头仰望,珠穆朗玛峰极顶近在咫尺。这里的海拔高度是8150米,空气只有平原的20%,牦牛早已止步,雄鹰也不敢飞越,生命就像悬崖边的浮石,随时可能坠落……   2000年5月19日,黑龙江电视台记者陈小钢随着中国第一位只身攀登珠峰的登山勇士阎庚华到达了这里,通过卫星把阎庚华勇攀珠峰的画面传回万里之遥的黑龙江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成为中国第一个在海拔8000米以上进行电视直播的新闻传媒,陈小钢成为世界上在最高海拔作报道的职业记者。   2000年3月,黑龙江电视台派出一支7人组成的小分队,赴西藏直播阎庚华只身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作为报道的策划者和报道组成员,陈小钢第一批奔赴西藏。   青藏高原是一个神秘而又危险的地方,黑龙江电视台直播组大本营设在海拔5200米的珠峰脚下,这里空气只有海平面的一半,因为极度缺氧,连普通的感冒都能夺去人的生命。已经有170多人长眠于此,其中包括两名中国记者。   从珠峰大本营到海拔5800米的二号营地,再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陈小钢始终跟随着阎庚华,报道他攀登珠峰的情况。最后陈小钢又主动承担了攀登珠峰报道中最艰巨的一项任务:5月19日中午12点,在海拔8150米对阎庚华攀登情况进行现场直播。   从来没有参加过登山训练的陈小钢背着十几公斤的转播设备,经过15天的艰苦攀登,于5月18日晚上到达了珠峰7600米营地。强烈的高山反应让他无法入睡,而已经严重透支的身体告诉他,要想第二天中午按时到达8150米转播点已经不太可能。      不能就这么放弃!陈小钢在心里对自己说。      5月19日,珠峰的天空还没有放亮,别的登山者还在休息时陈小钢就独自走上了向上攀登的道路。已经整整两天没吃什么东西了,水也只剩下小半壶,陈小钢就这样一步步向上挪动着,实在走不动了,他就在心里默默地唱起了歌给自己鼓劲:“咱们记者有力量,一定要上8000米。不管它多么困难,不管它多么艰险,我们一定要上去!”   中午12点,预定的直播时间到了,可大本营还没有与向转播点攀登的阎庚华和陈小钢联系上。人们焦急万分!而此时的陈小钢距离转播点还有50米的距离。要是在平地,50米路算什么?但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方,登山者是在和死神较量,完全是靠意志在拼搏。50米的行程他几乎用了一个小时!眼看时间飞快地过去了,除了转播设备外陈小钢把所有的东西都扔掉了:水壶、外衣、食品……12点56分,陈小钢和阎庚华终于到达了转播点,面对镜头,陈小钢已经无力修饰语言:“观众朋友实在对不起,本打算在12点进行直播,但我的体力实在太差了,刚刚赶到这里……”守候在直播室里的台长和在场的同志们都哭了,看到这次直播的观众们也掉泪了……   阎庚华继续向顶峰攀登。为了接应阎庚华,陈小钢在珠峰海拔8000米帐篷里坚持了三天三夜。这三天三夜,陈小钢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珠峰10级大风夹着暴雪几乎把他和帐篷刮进峰谷,严重的高山反应让他彻夜难眠,缺氧造成的头痛,折磨得他几乎疯狂。但陈小钢仍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他用摄像机拍下了一组组画面――千山低头,大雪弥漫,极顶若隐若现;喘作一团的陈小钢对着话筒作解说――他想的是,如果自己不在了,这些画面和声音会告诉人们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是怎样度过的……      陈小钢,在世界之巅写就了新闻工作者敬业的壮歌!      时间一秒秒地缓慢流淌,直到耗完了所有的氧气和食品,听到阎庚华登顶后下撤时已经牺牲的确切消息后,陈小钢才背着设备艰难地下撤回大本营。那时候,珠峰依然风雪弥漫,陈小钢对着极顶长跪三拜。坚守在大本营的同事们奔上前去,紧紧地拥抱着他,坚强的汉子,全都热泪纵横――大山无情,留下了勇敢的攀登者;大山有义,送回了坚强的好弟兄!   《攀登珠峰》报道在黑龙江和西藏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在全国新闻界激起强烈反响,中国记协来电:祝贺黑龙江电视台的“两个突破"。《攀登珠峰》报道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陈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