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山奈几何我有网友.doc
PAGE
PAGE 6
大山奈几何我有网友
教育感言:
乡村教师代表一种身份,并不代表我的身价。我时常为自己是乡村教师感到骄傲,因为身在乡村的我,依旧完成了太多不凡的事,诸如有著作“教育潜规则系列丛书”出版,成为“教育潜规则”研究的领军人物,还有多篇教育教学文章在《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创立“教育潜规则学说”,这将是我――一位乡村教师奋斗的目标。
作者小传:
钟发全,男,中共党员,34岁。重庆市石柱县河嘴小学教科室主任,石柱县首届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石柱县小语联会理事,2008年被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获石柱县政府表彰。
1999年开始立志从事教育、教学、教研,同年自发搞起“对讨论式教学的探索”课题,虽没有开题,没有结题,3年研究有10多万字的实验总结,2002年终才在《中国民族教育》发表第一篇教学论文――《对讨论式教学的探索》。到现今为止,已有150篇左右的教育类文章,发表于《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小学管理》等几十家刊物,已有多篇教育类文章入选《小学语文名师课堂成败探究》、《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等十多本教育书籍。专著《教育,春天里的发现》即将出版,专著《校长潜规则》、《教师潜规则》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一最大的爱好,喜欢上网拜师,信奉一日三味:一则追寻上善若水;二则歌咏《陋室铭》;三则深信天道酬勤。
当今,这世上又添了一种新的朋友――网友。对我这样的山区教师来说,借助网络平台向网友学习,几年的践行证明这是一条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此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写下此文。
1.感恩之心总被馈赠照亮
而今,我竟然发觉自己的路是多么宽广。人生正处于隧道的中心地带,向前探望,光线映照下的天空,早已围绕洞口弧线式的放大――曙光无限;回窥来时的路,全映照在暖阳之下。手捧大夏书系新近出版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与书为伴重返古老的舞池,顿感人生与时代相逢时,发展便无处不在。
立志于“草根教育”,其实总离不开网友的支持。已经记不得网友馈赠我多少精神粮食。手中这一本,则是两个多月前亦师亦友的朱永通老师快递给我的。朱老师是我在网友陈兴杰老师(《优秀班主任99个成功的教育细节》一书的主编)的引荐下才认识的。我所在的乡下还没有快递业务,一个不熟悉的电话打来,说朱老师送的书到了县城,必须去取才行。书几经转手终于到了手中。《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是我花了两个月还没有读完的一本好书。此际,网友情深像冬日暖阳洒下的光芒,飘进我的书斋。
08年没有做完的事,期盼09年去实现。网友在城市的腹地无私地奉献,温情通过网络穿越大山,才有我今天所走的这条读书之路。
2.与导师相遇路已越走越宽
在这抬头只见巴掌大天的地方教书,生命似乎已经与网络成为共同体。乡村教书,属于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来说是非常多的。大山中略显单调的日子里,那些源自肺腑的欢笑几乎都因网友而起。
昨晚,正在撰文,见QQ之窗有“敲打”之声,停笔瞧着原来是难得相见的网友“杏坛倾听”上线,他在点击我的QQ。“杏坛倾听”――人教版小语教材编写专家福建著名特级教师林润生老师的网名。林润生老师是我04年涉足网坛时最先认识的,几年下来,我们已成了忘年交,经常通过网络深入探讨一些教学问题。快到花甲之年的老人家虽然只以朋友相称,其实我早已是他的徒弟。他平易近人,对我的爱护、鼓励、指点和帮助,早已超越普通朋友所能给予的一切。
身处穷乡僻壤,网络通天大道,聚天下贤士(网友)为师友,变作我真实生活的写照。今天是星期日,虽外出,却依旧对网络信息惦记有加,开机上网便发现网友“有山有水”(南京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哥)传来了一条信息:“祝贺老弟:你的《他改变了‘主题先行’的方向》刊发于《人民教育》教学平台栏目2008年24期!”如此的网络人生写照,只是生活的一个缩影,我怎能不倍感满足?
3.只选择“同道”为网友
我不会认同世人的偏见――说上网就是不务正业。对这,我只淡然一笑。只要有闲暇时光,我便会到网络中冲浪。
打开QQ,猛然发现里面有374名网友。记得在上一个周末,有一位朋友来家做客,邀我到他们学校新建立的网站上建自己的“office”。她坐在电脑桌前,我得意地打开了QQ,如数家珍似的给她介绍网友――谁是教育专家,谁是特级教师,谁是科研型教师……说话间,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网络的确虚幻,但网友却非常真实与真诚。QQ,是我几年修筑起来的一条通往外界的路,它已经成为我一笔不小的财富,真怕哪一天它突然被人盗走。拥有自己的QQ,装满与网友联系的方式,只有我才知道它的含金量啊!那次我还向坐在身边的客人介绍道:为了防止无端的干扰,我选
文档评论(0)